项梁强势,诸多诸侯皆拜服。
项籍没有立刻率领自己的军队去救项梁,而是先去拜见楚怀王,让楚怀王邀请诸侯共同对付王离和章邯。
百越兵团迟迟未动,项籍等人都猜测蒙恬恐怕是想要自立。王离所率领的长城兵团便是秦国现存唯一的精锐。
“王离所率军队一直在北方旱地作战,不习惯南方地形气候,我们完全有机会把他们全部拿下!”项籍劝说楚怀王。
楚怀王担忧道:“但召集诸侯需要时间,如果王离破城……”
项籍打断道:“大王是不相信我叔父吗?”
项籍都这么说了,楚怀王自然只能说相信。
在项籍的要求下,楚怀王广召诸侯解救项梁。刘邦也在其列。
项梁或许是真的对楚国和楚王有感情,他虽然独揽军权,但在楚怀王身旁安置了许多贤能之人为官。
这些人为楚怀王出谋划策:“武安侯曾经为了救魏国,攻打了荥阳。我们也可以效仿武安侯当初之事,让武安侯率军逼近咸阳,逼迫秦国撤兵回援。”
出主意者还有项家的人。项梁的弟弟项伯就是其一。
项伯在薛县接触过刘邦后,对刘邦较有好感,但这不是他支持刘邦西进的理由。
比起项籍的自信,项家其他人对项籍的信任却没有项籍的自信多。
项籍不过二十来岁,虽然项家的小辈们都已经很信服项籍,项氏长辈却认为项籍这样的年纪还担不住事。
比起全歼长城兵团,他们更希望安全地救回项家的当家人项梁。
因项籍是项梁的裨将,项梁不在,项家的军事大权都掌握在项籍手中。项伯等人纵然是项籍的长辈,也不好在这个关键时候内讧。
他们便只能从其他地方想办法,尽可能地保证项梁的安全。
楚怀王同意了。
虽然楚怀王是个放羊娃,但他并非没有智慧。
甚至因为早年的颠沛流离,让楚怀王比同龄人还稳重冷静一些。
楚怀王敏锐地发现,项梁被困对他也是个好机会。如果项梁被他救回,他一定能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至于项梁身死,项籍上位,楚怀王本能地感觉这不是一件好事。
项梁是一个会遵守贵族规则的体面人,而项籍则是把别人脸面活剐了的恶鬼。项籍每打下一座城池,几乎都要烧杀抢掠一番,残忍之名响彻诸侯,人人畏惧。楚怀王也畏惧项籍。
楚怀王趁着项家内部有人支持他,召集群臣召开会议,商议两路军队攻秦的事。
在楚怀王的安排下,诸侯一路沿着汉水北上入秦,一路从中原老路西进入秦。
武安侯刘邦被楚怀王命令为西军统帅,领军入关。
项籍对楚怀王的决定很是不满。
自己扛住了王离和章邯,刘邦岂不是白白占便宜?
项伯说服项籍:“此战以救兄长为优先。秦二世胆小,只要武安侯逼近函谷关,他必定会召回王离,兄长之围便得以解除。此后王离阻拦武安侯,我们正好沿着汉水北上,定能先入关。”
项籍不能反驳项伯那“以救兄长为优先”的说法,只能同意。
不过项籍还是给刘邦使了绊子,不允许其他诸侯帮助刘邦,只让刘邦带着自己的兵马去攻打秦国。
刘邦向来把面子上的事都做得很足。
楚怀王召集诸侯,他又是头一个赶到,连兵都没带几个。
刘邦对楚怀王和
项籍告罪:“武信君被困,季心急如焚,来不及召集军队,便先来拜见大王。大王和将军有用得上我的地方请吩咐,我愿效犬马之劳!”
?想看木兰竹的《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吗?请记住[笔趣?╬阁小说]的域名[()]??来?笔趣?╬阁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bqgcn)?(com)
项梁拥立楚王后,没有让楚王给他封侯,而是自号武信君。项梁虽让刘邦称呼他为兄,刘邦也恭恭敬敬唤项梁“武信君”以示谦恭。
刘邦这么积极,项籍也给了刘邦面子。
项籍做出了温和大度的长者模样,对刘邦道:“请沛公助我,发兵佯攻函谷关,逼退王离!”
刘邦欣然同意。
楚怀王单独召见了刘邦,说的话却与项籍不同。
他不希望刘邦佯攻,而是尽可能地打击秦国。
楚怀王对刘邦道:“武安侯用兵如神,又是宽厚长者。秦地也已经受秦暴|政久矣,秦人不一定心向秦二世,武安侯未必不能直接灭秦。若武安侯入关中,寡人定封武安侯为王。”
刘邦也欣然同意。
楚怀王又对项籍开空头支票,说项籍若能先入关中,就单独封项籍为王。
楚怀王诚恳道:“待秦灭,武信君劳苦功高,当被封王。将军如果能先入关中,其功劳也当封王。”
项籍却没有在意楚怀王给的大饼。
他若想称王,无须楚怀王同意。
楚怀王是想用封王来激励他速破秦军,但项籍另有打算。
项籍已经看出秦国的虚弱,灭秦不过须臾。
灭秦之后,如何确立项家的霸业,才是项籍现在关心的事。
普通的将领只会关注眼前的战事,如项籍这样天才,已经在规划未来。
项籍并不喜欢现在六国旧贵所复立的新国家。
六国旧宗室太有声望,六国旧士人皆归旧主。这不利于他建立新的霸业。
诸侯肯定会复立,但复立的当是依附他的新诸侯。
他又不是想光复周朝秩序,而是要建立项家为主的秩序。
如果不是项梁被困,项氏族人反对他带兵绕到中原西进,项籍更想趁着叔父项梁牵扯住秦军,迅速入关灭秦。
这样自己建立的功绩,才足以让他取代楚怀王。
幸亏诸侯都惧怕秦国,再加上自己的暗示,没有人愿意与刘邦一同入关。刘邦只带自己的人马,当是不可能打进函谷关的。项籍不用担心刘邦抢了他的功劳。
不能迅速灭秦,他就要借着叔父被困之事震慑诸侯,让诸侯联军听从自己的指挥。
等叔父被救,诸侯也会畏惧自己,而不是只听从叔父的话。
所以项籍以秦军强势为由,没有立刻发兵,先要求整合诸侯军队。
楚怀王同意了项籍的建议,却没有将项籍任命为主帅,而是任命资历比项籍更老的宋义为主帅,项籍仍旧为裨将。
因项籍年轻,项家自己内部都没有意见。
现在项梁都还活着,没人会想着支持项籍上位。
楚怀王又任命项梁的心腹谋士范增为副将,等于说宋义的两个副手都是项家人,基本是确定了项家对这支军队的领导。
项家人对楚怀王很满意。
项籍不满意。
他忙碌了这么久,居然为他人做了嫁衣?项籍心里燃起了不甘的火苗。
刘邦见状,匆匆离开了。
他眼神比其他人好,其他人看不出项籍在忙碌什么,他看得一清二楚。
项籍此人,居然没有把项梁的安危放在心上,现在就想夺走项梁的权力?
虽然刘邦
知道项梁、项籍叔侄二人将来肯定会成仇,项籍不愿意屈居人下,项梁不可能不把自己亲手创下的家业交给亲儿子,但这也太早了吧?
刘邦脚底抹油,在楚怀王点了宋义为将后,就匆忙溜了。
离开之前,刘邦特意讨好项籍,把自己带来的金银珠宝一股脑都送给了项籍,保证自己一定好好佯攻。
项籍正处于苦闷中。
他积极谋划召集诸侯联军时,本已经隐隐成为诸侯之首。楚怀王不知道听了谁的谗言,居然任命宋义为将,诸侯便悄悄远离了他。
没想到刘邦仍旧这样尊重他,项籍对刘邦的印象稍好,起了拉拢之心。
于是他试探刘邦。
刘邦和项梁的年岁差不多,以兄弟相称。项籍本应该比刘邦晚一辈。
项籍以和刘邦投契为借口,要与刘邦结义为兄弟,两人共同灭秦。
刘邦想也没想,认了项籍这个兄弟。
反正不会少块肉,刘邦不在意这些。
项籍见刘邦在与项梁兄弟相称后,居然还乐意和自己结义,对刘邦更加满意。
他以私人的名义赠送刘邦十副皮甲,以拉拢刘邦。
刘邦做出没见过世面的模样,对皮甲爱不释手,谢了又谢。离开时,刘邦专门腾空了一驾马车装皮甲。
许多诸侯都对刘邦这寒酸劲很不屑。
范增却心生警惕。
他私下对项籍道:“刘季曾与秦军作战,所俘获秦军盔甲不知几许,不可能对将军所赠送皮甲有多看重。他如此表演,恐怕其心叵测。▌()?来▌笔趣??阁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项籍虽点头,但不以为意。
刘邦带着盔甲回沛丰的路上,对左右大骂:“我给了他一车金银,他居然只给我十副皮甲?我就不信项家如此穷!他这样抠门,还想拉拢我?”
左右皆点头,项籍确实抠门。
刘邦骂完后,失笑:“算了,他不给,我们自己去抢。楚国牵扯住秦军,我们可以入关了!”
卢绾问道:“老大,你入关时,盈儿给谁看着?”
刘邦:“……”他还没想过这个问题。
入关肯定会打很久,他有点担心刘盈那竖子会不会乱来。
项籍越来越残暴,如果刘盈乱来到项籍头上,待他回来,竖子定会变成一罐肉酱。
刘邦咬牙:“萧何也要与我一同入秦,其余人也不肯丢掉入秦之功。他阿母一人绝对看不住他,我还是把他一同带走吧。”
夏侯婴担忧道:“行军辛苦,盈儿会不会吃不消?”
刘邦翻白眼:“吃不消?他又不是第一次随军。彭越说他适应得可好了。”
卢绾和夏侯婴想起刘盈之前偷跑出城的事,这才稍稍安心。
他们大军拔营,粮草充足,护卫也更多,应该比刘盈上次去荥阳吃的苦少。
刘邦回到沛丰,告诉刘盈要带他入秦,问刘盈激动不激动。
刘盈不激动。
他尖叫:“什么?谁要入秦啊!我和阿父一起入秦,岂不是什么都不能做?不,我要留下来!”
刘邦劝道:“你叔伯兄长都会入秦,你一人待在沛丰做什么?”
刘盈道:“你们都入秦,就没人管我了啊。”
刘邦心头狠狠一颤,坚定了带走刘盈的心。
吕娥姁听闻此事,也顾不上担忧路途遥远,连夜给刘盈收拾好了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