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 他一定会吃小孩(2 / 2)

🎁美女直播

韩信看见弟弟装乖,说的却不是乖巧的话,不由失笑:“不无不可。”

刘盈扑到韩信怀里撒娇:“阿兄阿兄,你也觉得很无聊对不对?曹伯父和王伯父等人明明不一定比你厉害,只因为他们是你的长辈,你就只能为副,这不公平!若我是阿父,我一定会让阿兄当大将军,什么曹伯父王伯父,都让阿兄来管!”

韩信揉了揉弟弟的脑袋:“义父说了,等他有十万兵,再分我一半。”

韩信能理解刘邦现在的做法。

等义父有十万兵,已经为一方强大诸侯,那时自家子弟领兵理所当然,其余叔伯不会不服。

现在义父势力还很微弱,所领的兵几乎都是沛丰的子弟。兵卒中强壮者,又多是几个家境较好的叔伯家的壮仆。

再者,王陵就罢了,曹参却是难得的将帅之才。

当然,自己肯定比曹伯父强,但曹伯父就足以应对周围这群无能之徒,自己较为年轻,辈分较低,实在是没理由和曹伯父抢。

何况曹伯父也只是义父的副将。自己总不能跃居义父之上吧?

韩信将刘邦的安排细致地讲解给刘盈听。

刘盈却“我不听我不听”。

他撒娇:“我就不一样!我若有一支雄兵,定拜阿兄为大将军,我为副。我带兵不如阿兄,愿为阿兄手中兵刃。阿父就是好脸面,明明带兵不如阿兄,却要自己当主将。”

韩信哭笑不得。但他明知刘盈是在胡搅蛮缠,心里仍旧很

开心。

刘盈撒完娇后,

开始求教。

他将梦境中瓦剌的局势告诉韩信,询问韩信有没有破局之法。

虽然刘盈馅儿的明堡宗手中没有兵,但他传出什么消息,能让京城里的人做出更正确的决策,韩信这位成长期兵仙还是给刘盈一点建议的。

因为韩信知道刘盈有神仙梦里授课,刘盈能描述详细的场景,所说的却是什么大明、瓦剌等没听过的朝代和蛮夷,韩信也不惊讶,很认真地为刘盈解答疑问。

刘盈又去寻曹参和萧何,让他们以各自的角度出发,帮自己解答疑惑。

刘邦闻言不满:“你怎么不问乃公?”

刘盈嫌弃道:“乃公不相信你。”

吕娥姁夹菜的筷子一抖,肉片掉了。

你们父子俩互为乃公是吧?!

见刘邦和刘盈居然都自称乃公,还非常自在地聊了起来,吕娥姁心在滴血。

她忍无可忍,把碗筷往桌子上一放:“刘季!你就是这么教孩子?!刘盈!你怎么能自称你阿父的阿父?”

刘盈撇嘴:“阿父都不在意,阿母你好烦。”

刘邦站在了吕娥姁这边:“对!你如此不孝,该揍!”

刘盈迅速啃完手中的鸡架,把手上的油往父母身上各擦了一下,然后做鬼脸逃跑:“不给你们揍!略略略!”

吕娥姁提起裙角:“良人!你还愣着干什么?!”

刘邦继续慢悠悠吃肉:“只是几句口头顽皮,你难道还真的要揍他?坐下继续用膳,别理睬他,理睬不完。”

吕娥姁被父子二人气饱了。

敢情儿子的品德教育只有我一个人着急?!

但刘盈已经逃跑,当吕娥姁再找到刘盈时,刘盈已经呼呼大睡。

担忧刘盈在梦里上课,吕娥姁不能把刘盈叫醒,只能放过刘盈。

她越想越生气,去寻刘邦吵了一架。

刘邦掏了掏耳朵,一句“妇人懂什么”,大摇大摆离去。

吕娥姁气得眼眶发红,发誓她也再也不管刘盈了。

反正刘盈是对你不孝,我急什么!

吕娥姁对曹氏大哭:“我以后都不急了!再也不急了!”

曹氏拍拍吕娥姁,哭笑不得。

现在说不急,将来不还是会急?不过盈儿那性格,急有用吗?

曹氏心里嘀咕,嘴上安慰吕娥姁,是是是,我们不急,让良人去急。

又是十几把钥匙,刘盈的经验值存款都要清空了,副本终于到了尾声。

他看着自己见底的经验值,心在滴血。

虽然这个副本看似比新手副本通关快,但只看使用的钥匙数量,其实两者差不多。

这还只是大副本中的一个小副本,且没有完美通关。鬼才知道这个小副本完美通关条件有多苛刻,会花费多少把钥匙。

“生气!”刘盈现在已经说不出太多骂系统的话,只会重复这两个字了。

秦国以十月为元月,刘邦起兵时在九月。

时间很快就到了秦二世二年。

就在刘邦的名字出现在蒙毅的桌案上时,陈胜派去逼近咸阳的那支军队遭遇了章邯。

这位从未领兵过的宫廷官员,领着几十万没有训练过的刑徒,居然发挥出惊人的将帅天赋。

领兵的周文战败自刎,死也不肯投降暴秦。

荥阳之围解除,章邯领兵继续追击陈胜。

陈胜军中发生内讧,军中人

心涣散。陈胜亲自到前线督战,也被章邯击溃。

腊月,陈胜死于车夫庄贾之手。

消息传到各地起义军处,也传到了咸阳。

蒙毅很高兴。他以为大秦民乱已经解决。

只是章邯带着几十万刑徒便杀掉了陈胜,王离率领的长城兵团和蒙恬率领的百越兵团都还未到达战场。

领头者已经被杀,剩下的民贼应当会畏惧大秦的威严,失去抗争心了。

咸阳城中也是这么想。

章邯继续追击陈胜残部。王离也派人告知咸阳,已经拔营南下,拱卫咸阳。

虽然百越路远,暂时没有消息,大秦朝堂之上也喜气洋洋,认为这场叛乱当是快结束了。

章邯却没有这么乐观。

当看到陈胜的尸体时,章邯本也以为其他贼寇会失去抵抗心。

但他没想到,不仅各地自立为王的反贼不为所动,连陈胜的残部也没有失去抗争心。

陈胜的部将吕臣逃到新阳后,头裹黑色的头巾重新起义,一举夺回张楚定下的首都陈县,杀掉了叛徒庄贾。

章邯派人进攻陈县,赶走了吕臣。

吕臣竟不挠不屈,与原是鄱阳湖大盗的英布合兵,再次夺回了陈县。

陈胜的尸体也没能送往咸阳,而是葬在了芒砀山中。

同时,陈胜派出的部将召平渡过乌江,假借陈胜的名义,请项梁渡江攻秦。

项梁渡过乌江,以陈胜生死未明,陈胜部将秦嘉便另立景驹为楚王不忠为由,杀掉了秦嘉和景驹,兼并了秦嘉和景驹的军队。

项籍攻打襄城,因攻打艰难,项籍愤怒,便在襄城城破后,将抵抗的襄城城民全部活埋。

与原本历史中不同的是,刘邦如今境遇好了许多。

他本会遭受雍齿背叛丢了丰邑,回军一直和雍齿死磕。直到项梁到达薛县,刘邦向项梁借了五千兵,才夺回丰邑。

现在雍齿终于把看管孩子的活丢给了受伤的曹参,自己乐颠颠地跟着刘邦攻城略地,已经与章邯的部下打了好几场。

陈胜安葬的芒砀山,就在刘邦的势力范围内。

刘邦听吕臣要为陈胜报仇,让卢绾回丰邑镇守,换王陵出兵帮助吕臣,自己回沛县防备章邯主力。

听闻项梁已经聚集了几万人,正朝着自己靠近时,刘邦眼皮子狠狠一跳。

他看向刘盈。

刘盈正在心里复盘昨晚上副本,感觉到刘邦的视线,抬头道:“看乃公干嘛?”

刘邦给了刘盈脑壳一下:“我才是乃公!”

刘盈揉了揉脑袋:“哦。阿父,你看我干吗?”

刘邦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总不能说刘盈嘴里天天念叨的“要投项梁”的那个项梁来了吧?

既然被刘盈挂在嘴边,项梁可能是自己逐鹿天下最大的敌人。刘邦很好奇项梁是什么模样。

刘邦不回答,但雍齿帮忙回答:“盈儿,你天天嚷着要投奔的项梁来了。”

刘盈一边揉脑袋,一边道:“都这个时候了?项梁已经拥立新的楚王了?阿父,赶紧去拜见新的楚王!带我一起去!”

雍齿笑道:“那项梁也不见得比我们强,凭什么我们要去拜见他?你阿父那么自傲,肯定不会去。”

刘邦揉了一下刘盈的脑袋,骂道:“我又没下重手,你装什么?”

刘盈放下手,又仰头:“去吗?”

刘邦平静道:“去。”

雍齿大惊失

色:“什么?刘季,

你怎么能屈居别人之下!”

刘邦见雍齿真的不懂,无奈解释:“现在暴秦未灭,章邯正强势,难道你要自己去当阻挡章邯的人?那项梁刚渡江就杀掉了秦嘉新立的楚王,明显想自己立楚王,接替陈胜成为反秦的核心。陈胜起兵都打着项燕的旗号,项梁正是项燕之后。在灭秦之前,不会有人比他更有号召力。”

雍齿开始挠头。

刘邦继续道:“我兵力不如他,身上的大义也不如他,不如暂时居于他麾下。主动投靠,我还能保持领地和军队的独立性;若不服,则会两面遇敌。不过居于他之下只是暂时的,等灭秦之后,他身上没有了大义,逐鹿天下就各凭本事了。”

刘邦很少独自下令,总会先征询萧何等下属的意见。

不过当他直接下令时,部将没有不服从的。

雍齿虽抱怨了几句“刘季你胆小如鼠”,也乖乖听话,并再次承担起看住刘盈的重责。

“小祖宗,你阿父不带你去看项梁自有他的用意,你可别乱跑啊。”雍齿恨不得给刘盈套一根绳子,另一头绑自己腰上。

刘盈冷哼:“不去就不去。我现在正好没空。等我有空了,哼!”

攻破“瓦剌留学”副本近在眼前,他才没空去看什么项梁。

虽然本来就没打算去,刘盈还是向刘邦抱怨了一番,让刘邦承诺把他的近卫扩充到百人,并把曹窋、萧家兄弟和表兄等原本自己的下属都重新划给了自己。

刘邦还暂时解除了韩信的职位,让韩信陪着刘盈。

他悄悄对韩信道:“如果盈儿实在坐不住,你就帮他打下几座小城,让他消耗精力。我离开后,盈儿只能靠你了!”

韩信郑重地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刘邦带着几百骑兵,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韩信和刘肥陪着刘盈,坐在城墙上远眺刘邦离去。

刘盈想坐城墙,他们便陪着刘盈一同幼稚。

韩信知道刘盈对项梁感兴趣,对刘盈说起项梁起兵后的所作所为。

韩信对项梁评价还不错,但最重视的是项梁的裨将,即项梁的侄儿项籍。

“项籍武勇,带兵的本事恐怕比项梁更强。”韩信夸赞。

刘肥好奇:“阿兄和项籍带兵的本事谁强?”

韩信道:“正面对战,我不如他。”

刘盈插嘴:“但阿兄怎么会与项籍正面作战?让阿父去当肉盾,阿兄和我嘎嘎乱杀,剪除他的羽翼,然后围攻他!”

刘盈双手合握,表情凶恶。

刘肥傻眼:“啊?让阿父当肉盾?这不太孝顺吧?”

韩信本来没想到这一点,但刘盈这么一说,他顿觉有道理:“盈儿说得对。若要拖住项籍,恐怕只有义父能做到,曹伯父都不行。而且项籍不蠢,换其他人无法引诱他亲自为将,主力攻打。”

刘肥被说服了:“那没办法了。到时候我和阿兄一起打快一点,尽快去帮阿父。”

刘盈指着自己:“我呢我呢!”

韩信笑道:“到时候你给我当副将。”

刘盈举起双手:“好!”

刘肥焦急道:“别丢下我。”

韩信点头:“都给我当副将。我们兄弟一起去。”

雍齿站在他们身后,有气无力道:“项梁又不老,怎么轮得到项籍上位?”

刘盈回头笑道:“说不准哦。”

韩信问道:“盈儿,你总嚷着要去见他们,

很喜欢项梁和项籍吗?”

刘盈摇头:“项梁就罢了,项籍,我不喜欢。”

雍齿把乱动的刘盈从城墙上抱下来:“你刚刚不是对他评价很高吗?怎么不喜欢?”

刘盈继续摇头:“就是不喜欢。他喜欢吃人肉,特别是我这种小孩,肉嫩,他最喜欢了,一口一个。”

韩信、刘肥、雍齿:“……”

刘肥声音颤抖:“你从哪听到的?难道是阿父吓唬你?”

刘盈想了想,重重点头:“是的,就是阿父说的。项籍不是刚在襄城阬杀俘虏和黔首吗?”

史书记载中,“屠”有两种用法,一种是攻城时伤亡众多,一种是大肆屠杀无辜。

要分辨史书中的“屠某某城”是哪种用法,其实不难。

因为从太史公起,就对屠杀无辜颇为厌恶。

史官笔下有时候惜字如金,有时候又不会吝啬笔墨。

当将领滥杀无辜的时候,哪怕不用“屠”字,史官都会用如刀的史笔进行进一步描述,增加杀人和抢掠的细节。

如曹操屠徐州,“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

如项籍屠襄城,太史公没用“屠”,而用“拔”,但“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坑之”。

刘盈问道:“他一定会吃小孩吧?”

韩信、刘肥、雍齿想起项籍确实如此残暴,以为刘邦说谎是为了让刘盈不去找项籍,都重重颔首:“对,他会!”

作者有话要说

三更合一,欠账-2,目前欠账1。5章。

碎碎念:

1、

纯乎帝王,无一毫草泽气。——明代钟惺的《史记》注解

2、

“屠城”在古籍中的用法,随着时间不同而词义有所不同。

在唐之前,“屠城”与“攻克”等词义相同,如果是屠杀,则会增加“大屠”等定语,并增加杀人的细节。用“拔城”也一样。

以项羽举例。

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阬之。——《史记》

这里屠城,但没有屠字。

再看曹操。

睢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后汉书》

这里用了“屠”字。

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三国志》

这里也是用“拔”。

招君璋之众,只用尺书。屠师都之城,无亏寸刃。——《全唐文·李渊》

这里用了“屠”,但李世民打梁师都,是梁师都他弟献城投降。

这句话的意思是李渊说自己平定天下很仁义,只需要“尺书”招降,不动兵刃,就能得到城池。

所以南朝的范晔这样注解:“克城多所诛杀,故云屠也。”

不过在唐朝建立后,“屠”字基本就是屠城的意思了。如果再加上“大屠”,那铁定是屠城。

唐朝颜师古:“屠谓破取城邑,诛杀其人,如屠六畜然。”

到了宋元那个盛行大屠杀的时代,屠城又有了新名词,为“洗城”。

虽然刘邦攻城也有几次用了“屠”字,以楚王商议谁进关中时,老臣认为项羽多杀降屠城,而刘邦为宽厚长者,至少在刘邦入关中前,应该是没有屠城记录,名声较好。当汉王后就不清楚了。

3、

在外族真的有气节的人,不是死了,就是坐大牢后死了。

明堡宗还是很厉害的,在瓦剌吃香喝辣,离开的时候也先等人还伏地痛哭。明堡宗和也先感情很深厚,回去就给也先立了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