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想想,应该还有几十本没看完。
后院正在用长凳架着架子,几百本书一一摆在那,瞧着极其壮观。
楚召淮嗅着阳光晒在书卷上的气息,眼睛都眯起来了。
在这儿看一天的书打发时间倒也不错。
赵伯极其了解楚召淮的行事风格,见他这个神情就知晓他如何想的,让人搬来个躺椅放在梧桐下。
树影洒下斑驳的光点,一旁还放着几块冰,七轮扇悠悠转着,送来阵阵凉风。
楚召淮坐在那将在护国寺还没看完的书拿起来翻了翻,赵伯端来茶饼,远远瞧着颇有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将刚出炉的茶饼放在一旁小案上,楚召淮道了谢,捏起一块吃了一口。
虽然早已没了口舌之欲,但尝到之前最爱吃的茶饼还是觉得心情愉悦。
赵伯侯在一边,瞧见他吃完又将温奶茶端来。
楚召淮本想说不吃,但见赵伯又看着他唉声叹气,说他瘦了云云,只好乖乖接过来捧着喝。
书摊开在阳光中晒着,楚召淮吃了一会无意中一瞥,瞧见不远处有处单独的架子正晒着一排熟悉的书。
楚召淮眼皮轻轻一跳,起身走过去瞧了瞧,登时脸都绿了。
《王妃记注》……
怎么还在这儿?!
一年过去,姬恂根本没扔,保管得完好无损,只是隐约瞧出每一本都有经常翻阅的痕迹。
楚召淮面无表情道:“怎么还不扔?”
“哎呦。”赵伯夸张地叫了声,说,“这哪儿能扔啊,陛下有时会回来王府小住,每次都在书房翻阅这些书呢。”
楚召淮:“……”
楚召淮脸色又绿又红,恨不得将这一堆丢人现眼的玩意儿给一把火烧了。
姬恂还每回都看?
这些记录大小琐事的东西有什么好看的?!
“赶、赶紧丢了。”楚召淮绷着脸道,“您偷偷地丢,等陛下回来就说晒书给收拾得不知哪儿去了。”
赵伯苦着脸说:“这……陛下知晓了会动怒的。”
楚召淮不知道姬恂动不动怒,反正他现在要被这一整排的《王妃记注》给弄得恼羞成怒了。
但楚召淮就算再讨厌,又做不出乱扔别人东西的事来,只好眼不见心为净,闷闷回去继续看他的医书。
璟王府一派祥和,楚召淮一看书就容易沉浸其中,等将一本厚厚像是砖块的书翻得差不多时,也即将黄昏了。
赵伯已将晚膳安排好,样样都是楚召淮爱吃的。
楚召淮慢条斯理吃着。
赵伯在一旁为他布菜,感慨道:“自从王妃走后,璟王府已许久没热闹过了,陛下每次回来都没什么神情,要么将自己关在书房中,要么就是在暖阁榻上睡一夜……”
瞧着倒有些心酸。
楚召淮吃东西的动作顿了顿,不自然地道:“哦。”
赵伯见楚召淮兴致不大,也没在多提陛下,见楚召淮已放下筷子,又着急起来:“就吃一点吗,再来小半碗鱼汤吧。”
楚召淮本就吃不多,更何况下午还被赵伯投喂了一堆,实在是吃不下了。
赵伯看他不像推辞,只好让人收拾了。
看着天都黑了,楚召淮咳了声,试探着道:“天色不早了嗷。”
一向善解人意的赵伯却像是没听出来楚召淮话语中的意思,看着外面的天若有所思道:“这几天每天晚上都会落雨,今日恐怕也是如此,王妃要是恰好赶上下雨就坏了,要不今日就在这儿住一晚吧。”
楚召淮:“……”
啊?
昨日姬恂用这个借口赖在白府不走,今日赵伯竟然也用这个蹩脚的理由留他吗?
楚召淮欲言又止。
赵伯又开始叹气:“王妃一走就是一年多,陛下和太子又在宫中,这偌大璟王府空得很,昨日听下人说看到鬼魂呢,定是人气不够的缘故。”
楚召淮憋了下,瞧出赵伯的意思,只好无奈道:“好吧。”
赵伯喜出望外:“王妃是有大福气的贵人,在这儿住一夜定能震住那些小鬼。”
楚召淮:“……”
楚召淮听了十几年的“天煞孤星”,还是头回有人说他有福气。
他似乎很受用,唇角轻轻勾着,矜持地跟着赵伯回去了。
暖阁仍然如初,只有小矮柜被搬了去,西洋钟还在原位叮叮当当。
楚召淮沐浴后换上赵伯准备的衣袍爬上塌,在熟悉的床上翻了个身,心情极其复杂。
若没有猎场那一遭,或许局面和此时截然不同,他八成已彻底接受姬恂,同他安安分分过日子。
不过也不一定,也许姬恂登基后群臣不满他娶了男妻,最终闹得全天下皆是,可能会比和离还要难堪。
算了。
凡事没有如果。
楚召淮躺在舒适的榻上,很快便陷入梦乡。
本来以为在这满是记忆的住处睡觉,会梦到当年事,但罕见的是楚召淮根本没做什么梦境,只是在半夜醒来过一次。
四面封闭的床幔间,似乎有两道呼吸声。
楚召淮迷茫翻了个身,手像是搭在一个滚烫的肉体上。
什么东西?
捏一捏。
楚召淮伸手捏来捏去,又往下抚摸了下,一块一块的还挺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