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化学技能,得到超级提升!(1 / 2)

🎁美女直播

陈宇凡双手稳稳地端着盛有混合液的容器,缓缓将混合液倒入反应容器之中。

混合液如同一股细流,开始在容器中汇聚。

紧接着,皂化反应出现。

反应容器内的液体开始微微晃动。

一场微观世界的奇妙变化悄然展开。

陈宇凡需要总揽大局,一边在心中默数着时间,一边把目光聚焦在李志明搅拌溶液的动作上。

“李志明,保持稳定的搅拌频率,千万不能乱。”

李志明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睛紧盯着搅拌器,双手稳稳地操作着,不敢有丝毫懈怠,一下又一下,按照陈宇凡的指示行动。

这次的尝试,陈宇凡还进行了大胆的改进,他将精心准备好的水垢粉加入到蓖麻油中。

这是一次充满未知的全新尝试,在以往的润滑脂研究中,几乎没有人涉足过这个方向。

但陈宇凡坚信,突破往往就藏在这些看似冒险的尝试里。

漫长的反应时间终于结束,产物被迅速转移至干燥箱。

陈宇凡站在干燥箱前,神情凝重,小心翼翼地调节着蒸汽管流量。

他的目光在湿度计与温度计之间来回游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干燥箱内的环境逐渐达到理想状态,整个干燥过程在陈宇凡的严格把控下,顺利完成。

润滑脂成品被取出,陈宇凡看着它,心中涌起一丝期待。

成品的色泽看上去比之前更为均匀。

陈宇凡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紧张的心情,将润滑脂缓缓倒入齿轮箱。

随着齿轮箱接通电源,齿轮开始缓缓转动。

最开始,齿轮的转动丝滑顺畅,几乎没有一丝卡顿,似乎成功就在眼前。

陈宇凡和刘胜东等人,脸上都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起码从前一分钟的表现来看,这次的润滑效果比之前的都要更好,虽然还不能够达到工业使用的标准,但起码能够被称之为“润滑脂”了。

可好景不长,意外突然降临。

在齿轮的表面,逐渐出现了细密的结晶网。

这些结晶像是从黑暗中悄然滋生的藤蔓,迅速蔓延开来。

这结晶网出现之后,齿轮的转动明显慢了下来,每一次转动都变得异常艰难,并且还不断地发出“咔咔咔”的声响,打破了原本的和谐。

“这次又失败了。”

陈宇凡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拿起笔,在笔记本上飞速记录实验数据。

眼神专注而坚定,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根据我的分析,应该硫酸钙遇油之后,形成了石膏结晶网,这在最开始是没有的,但随着温度升高后,应该是达到了反应发生的温度,所以结晶体就出现了。”

他一边分析,一边喃喃自语。

“如果想用这种方法的话,就必须分离碳酸钙与硫酸钙,让硫酸钙不会对润滑液造成负面影响。”

陈宇凡提出了这个想法。

周围几人都默默的注视着他,目光略有呆滞,如同在听无字天书一般。

这已经触及到众人的知识盲区了,对于他们这些工程领域的人来说,隔行如隔山,这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毕竟这是化学的领域,而轧钢厂里又没有化学专家。

所以......

能搞懂这些复杂化学原理的,也就只有陈宇凡自己了。

他甚至连个能一起讨论的人都没有。

陈宇凡盯着被结晶网覆盖、转动艰难的齿轮,陷入了思考。

“如果晶体的生成难以避免,那或许想办法将晶体破坏呢?”

“如果是利用震动,或许能破坏晶体。”

他立刻开始改进实验方案,依据不同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差异的原理,打算将水垢粉浸泡在医用酒精中分离硫酸钙。

他迅速戴上手套,拿起容器,缓缓倒入医用酒精,接着小心翼翼加入水垢粉,粉末在酒精中散开形成浑浊混合液。

与此同时,陈宇凡想到了天然的震动仪,或许可以使用二号车间的冲床,将其冲击力可通过改造转化为合适的震动。

陈宇凡立刻来到车床旁,心中迅速规划改装方案,考虑调整传动部件和安装减震装置。

“老刘,这次需要你的帮助了。”

这种机械相关的工作,就不需要陈宇凡亲力亲为了。

刘胜东和李志明、小孙都是这方面的好手。

听到陈宇凡的想法之后,刘胜东点了点头。

“这种改装工作,交给我保准行!”

说完,刘胜东就拿起工具,开始拆解冲床。

金属零件被一一拆卸,发出清脆声响。

在三人的一番忙碌后,简易震动台就此诞生了。

陈宇凡这边,也完成了下一次试验的前置准备。

他将浸泡着水垢粉的酒精溶液放在震动台上,并打开了开关。

随着一阵机器的嗡鸣声,溶液中的颗粒在高速震动作用下翻滚、碰撞。

震动,增加了颗粒间相互作用,让其互相消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随着时间推移,碳酸钙粒径在震动作用下逐渐降低到80目。

而且,陈宇凡还发现了,其中残留的酒精,似乎意外的提升了润滑脂的低温流动性,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陈宇凡小心取出处理后的润滑脂成品。

这次制作出来的润滑脂,色泽明显要更加的细腻均匀。

他深吸一口气,将润滑脂缓缓倒入齿轮箱中,装置启动后齿轮和轴承开始转动。

起初,轴承转动的还算丝滑顺畅。

但陈宇凡不敢放下心来。

因为他们欠缺的就是稳定性,每次前一分钟都是好好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润滑脂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果不其然,在测试进行到中期,陈宇凡发现混合物甩油率极高。

有将近一半的润滑脂,都被甩出轴承,溅落在周围。

从润滑脂性能理论看,甩油率高说明其在轴承中的附着性和稳定性不足。

这意味着润滑脂消耗太快,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陈宇凡迅速关闭测试装置分析问题。

他观察轴承表面残留润滑脂和溅落油脂后,摇了摇头说道:“稠化剂架构不够稳定。”

从润滑脂组成结构理论来说......

稠化剂就像是骨架。

如果股价不稳定,那么血肉当然无法附着。

润滑脂也同样如此,由于架构不稳定,就无法有效固定润滑脂,进而导致甩油。

而且酒精挥发速度太快,挥发后润滑脂性能大打折扣。

陈宇凡陷入了沉思。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主要有两个问题。

一个是他要解决稠化剂架构不稳定。

另一个是他要解决酒精挥发过快。

无论是哪个问题,想解决起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稠化剂的稳定性与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有关,我们需要找到增强其稳定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