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李书文给予两字点评,擂台比武之中,他的话语极少,惜字如金,但没说一句话,就代表比武要进入下一个阶段了……他双臂一震,速度更快一筹,力量更强一分,眼眸更锐利一毫。
真正高手,心体技无一残缺,心代表心境,体代表体能肉身,技代表技巧熟练,心体技三者合一,方才能够彰显出更高深莫测的实力阶段,而李书文加深一层境界之后,白谛很快从势均力敌变成了劣势。
农场之中,满是李书文的残影,每一道残影都带着凌厉的攻势,白谛虽然能够做到精准的还击,但力有未逮,他终归不是正宗武术家,终归仍然在一路的被逼退。
“不够快!”白谛意识到,虽然他的眼力能够追击对方的速度,但身体却跟不上,经验技巧不足以让他提前预判对方攻势如何,哪怕以最小的距离还击,也只能勉强赶上,所以他会犹豫不决。
“阎王三点手!”
一道冷喝声从身侧传来,围绕着白谛的三道残影瞬间化作极快的光影扑面而来,每一道都带着充沛的力量,华丽而且实用,招招尽数落在了腰间、小腹、肩头之上,被攻了弱点,白谛闷哼一声,被震飞倒退,无法停下的身躯撞在了农场围栏上,警报器响起,同时足以致人昏厥的低压电流传来,麻痹和疼痛感让他深感不妙。
白谛擦了擦口角的鲜血支撑起了身体:“三道连击,如果着力点是我的面门和喉间,我是站不起来的。”
“攻其不备之处,越是弱点,越是在意,难以得手。”李书文垂下拳头,暂时放弃演武,道:“你的战斗方式很沉静和稳重,不过,在这里并不适合.....中华武术讲究一击必杀,在被对方看破路数之前将其击溃,如果为了看破对方路数而选择避其锋芒,那反而是本末倒置,因为你的速度跟不上,你每次的拳头出拳都有迟疑。”
“你大概还不明白,冷静的战斗方式固然优秀,但和机械一样的战斗方式显得太无趣了。生死相搏,变数之多,不是人算得住的,每一场比武,都是你死我亡的过程,与其小心翼翼斟酌着出拳,倒不如顺应从心的出拳应对,你的心境跟不上体技,想要学拳,首先得学拳术,其次得忘了拳术。”李书文正对着白谛,逐字逐句的教诲着:“接下来的一拳,是我在这个境界之中所能使用的最强招式,接的下吗?”
真正的搏杀,任何手段都可以使用,但李书文所教导的拳术对于如今的白谛是不公平的,因为他所懂得的拳击技巧很是稀少,哪怕拥有在高等的天赋,也不可能看一遍立刻就学会,这需要时间的累积和经验的叠加。
平日里的战斗方式并不适用,在规则束缚之下,白谛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拳头和这副躯壳原本的力量,这样的他能够在这短短一个时辰之内掌握拳术吗?
白谛并不知道能不能,他只明白没有选择的余地,除了挥拳之外...别无他选。
并且,全身血液在沸腾。
“好热啊。”白谛微微低头,汗水染湿了他的衬衣,肌肉下血管中高温在点燃:“血....好热啊!”
血,为何而热?
拳,为何而握?
他迎着李书文的视线,吐出一字,坚毅道:“来!”
李书文回应同样简练,仅有一字,决然道:“好!”
话音同落,李书文不出声,一口真气(魔力)自静脉之中流动,一点点将体内所有力道迫出来,他足尖一点地面,如战机翱翔俯冲而来,刹那间浮现在在眼前,此等速度甚至超越了B级保有技能缩地之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脚步不丁不八,横肘而上,一股凶悍气息拍打着胸前,八极拳……不,拳的精要在此中绽放。
崩!撼!突!
立地通天炮,崩若山崩,撼如山岳,突似狡兔,一瞬间需将全身六个关节全部贯通,是力道的流传传播没有丝毫空隙,发若弓弦,势动神随,快若电光。
白谛心头一惊,世人都知李书文八极拳掌握的炉火纯青,要说招数,数猛虎硬爬山为最,可他居然不用。
厉风如刀,由不得他多加思考,第一反应是退让。
退步之后,李书文攻势落空,自身也暴露出了后背,将后背留给敌人,这是极大的破绽,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可待到白谛打算出手回击之时,李书文的声音传来:“退了,你就输了!”
心头警铃大作,白谛试图再退一步,可他迟了,再快怎么快的过李书文的拳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