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有限的认知,让一个小乡村的村长难以理解,一个知青,一个牧马的少年,居然能出版书籍。
实在是太难以置信了。
知青会写书,他还能稍微理解一点,毕竟他也知道施懿是城里来的高材生。
但是牧马少年凌秋桑,他们看着长大的孩子,除了比其他孩子机灵一点,脑子灵活一点,也没别的长处了呀,怎么现在还能写书了呢?
凌秋桑笑着,又拿出报纸,“之前懿哥给报社投过稿子,我们再去出版社投稿,人家就认真看了,觉得我们的书还可以。”
“你不说这个,我还差点忘了。”林安从包里拿出一个牛皮纸信封,“你们走了没几天,我这里收到施懿的信,我看地址就是报社寄过来的。”
当时他也没多想,毕竟施懿是城里人。
施懿接过信封,直接打开,里面是报社的回信,还有一同寄过来的稿费。
报社没有出版社那么大方,给的稿费就很常规了,信里说两篇稿子都收了,稿费加起来也只有三十块钱,同时也欢迎他继续投稿。
“谢谢村长。”
林安不由得有些感慨,能出版书籍,也是出息了,不过他心中更倾向这本书是施懿写的,至于凌秋桑写的那部分,多半也是施懿帮他润笔过的。
否则,他实在是无法理解书都没读过几天的孩子,居然能写书。
凌秋桑也不准备解释这个问题,他笑着,“林叔,这书籍之后可能会再版加印,之后还会有稿费,这本书的稿费,我和哥哥商量过了,全部都用来支持村小学的教育事业。”
他说这话,林安就更震惊了。
他看着面前这一堆的物资,就知道这稿费应该不会少。
林安不太确定地问施懿,“所有稿费?”
施懿点点头,“虽然不知道这本书后续还能不能出更好的成绩,但是应该不会太差。”
这个时候大家的娱乐并没有那么多,看电话,听广播,但内容也会有一定的限度,来来回回就那些。
所以这个时候喜欢看书的人还挺多的,而他们对自己的书也有信心。
施懿细细地讲述了他们的打算,村里的孩子确实都送来读小学的,但也仅限于读了个村小学,会写字,会加减乘法,这对普通人来说,基本上已经足够了。
但是如果要走出这个地方,让村子富裕起来,只有这些学识,那还是不够的,所以如果顺利的话,以后的稿费,还能支持孩子们去镇上,甚至是去县城,读初高中,或者是考大学。
两人几乎把这件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
听得林安都热泪盈眶的,就连一旁的刘浩也都是心头滚烫,他也是没想到两个年轻人居然有这么大的抱负。
“你们啊,让我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林安擦了擦眼角的泪光。
凌秋桑宽慰他,“林叔,村子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是看着我长大的,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我,今年我有把握考上大学,之后可能一年才能回来一趟了,以后跟出版社对接稿费的时候,还得交给您来办。”
施懿也跟着点头,“这些年大家都对我这个知青很是照顾,也没有别的能报答大家的了。”
总归,肉干生意,是村子里大家的生意,多少能改善一下大家的生活现状,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也有了他们的稿费作为支撑,以后应该能比现在好得多。
林安眼含热泪地拍了拍两人的肩膀,“你们都是好的,具体的章程,明天我再去跟大家商量一下吧。”
“行。”凌秋桑也不就捏,“来,林叔,先看看我们这次带回来的东西。”
最基础的,也就是给村子里孩子们带回来的书籍,铅笔作业本这一类的。
书籍大多数都是他们去黑市淘的二手货,这个时候也不讲究这些,能有除了教科书以外的书籍给大家增长见识和知识,这就已经很不错了。
还有些都是实用性质比较高的,村子里都能用得上的。
“你们咋能弄这么多东西回来?”林安觉得不可思议。
“跟刘浩他们的大货车回来的,大货车嘛,顺道就拉上了。”凌秋桑随口解释。
刘浩愣了愣,在他的记忆里,好像也没这么多东西啊,不过他也没细想。
总归都是一起回来的,这些东西也都是跟他们家车一起拉回来的,总不能是半道上买的。
他不知道的是,凌秋桑刚才送他去村委会安排住处的时候,这些物资基本上施懿从他们的空间戒指里拿出来的。
“行了,你们先去卓玛家吃饭。”林安说,“这些东西都带回来了,等下叫村子里的人派个代表过来分。”
他也是为了让村子里的人记得凌秋桑和施懿的好。
村子里的人虽然是对凌秋桑有恩,但他并不希望村子里的人会挟恩图报,未来,凌秋桑会走出这个贫穷的地方,也会有一定的作为,他也不希望村子里的人会黏上去吸血。
总之,凌秋桑愿意回报大家,这是凌秋桑自己的良心,不能让村民们主动去要求什么。
这次的物资多,分物资的时候,就正好跟大家说清楚。
凌秋桑知道林安村长的想法,笑着接下了他的好意,“那我们先去吃饭了,别说,走了那么久,还真有点儿想家里的饭菜。”
他招呼刘浩,“走走走,尝尝我们的本地美食。”
刘浩指着门口这一堆物资,“不先搬进屋里去吗?”
凌秋桑哈哈大笑,“不用,我们这不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绝对没有小偷小摸的事情。”
而且这些本来就是要分给大家的。
刘浩感慨他们这里淳朴的民风,又道:“你是不知道我们老家那边,就在门口的花盆的种几棵葱,一个不注意就会被人掐走。”
凌秋桑忍俊不禁,又跟刘浩闲聊,问他们老家的其他情况。
刘浩和他爸妈也是前十几年才到城里来的,之前也都是生活在农村,也在川省,地理位置比他们这里要好得多。
闲聊了几句,就到了卓玛阿姨家。
一个小胖墩儿就直接冲了出来,扑到施懿的腿上,“知青哥哥。”
施懿笑着,把小胖墩儿拉着站好,“小心着点儿。”
小胖墩儿就是去年被知青懿救上来的孩子,之后和知青懿还很亲近,也知道是知青懿救了他。
前段时间他去外婆家里,前几天才回来,回来之后没见到施懿,以为知青哥哥已经回城里了,还难过呢。
卓玛阿姨招呼他们吃饭,本地农家饭,没有什么精致的烹饪方式,胜在原汁原味。
凌秋桑也不挑食,抱起碗就开始大快朵颐,一边吃还一边招呼刘浩,“别客气,随便吃,管饱。”
没有大鱼,但是有大肉。
他们这虽然贫苦,但是还真不缺肉吃,特别是分产到户之后,羊肉,牦牛肉,偶尔还能有马肉和驴肉。
刘浩跟着爸妈跑了有小半年的车了,一路上什么没吃过,现在面前的这些本地餐,已经是很丰盛的了,勾得他馋虫都要爬出来了。
“嘿嘿,那我就不跟你们客气了,下次有机会去城里,我请你们国营餐馆。”
小胖墩儿蹭在施懿身边,“哥哥,国营饭馆里面都有什么呀?”
刘浩想了想,他自己其实也没去过几次,“就是跟家里吃的差不多,不过跟你们本地的菜还是稍微有些区别的。”
小胖墩挠着自己的小脑壳儿,想不明白为什么跟家里的差不多,还要去外面吃。
施懿抓了一把糖给他,“去找小伙伴玩去吧。”
小胖墩儿两只小肉手抱着糖果,欢呼一声,“知青哥哥最好了。”
施懿rua了一把胖墩儿的脑壳儿,“糖果是你桑哥哥买的。”
“哦,桑哥哥也最好啦。”
凌秋桑哈哈笑着,“去吧,玩去吧,顺便跟你的小伙伴们说一声,等会儿我们吃完饭,还有小礼物送给他们,让他们去我家那边集合。”
小胖墩儿欢呼着跑了出去。
显然是不知道凌秋桑口中的小礼物是各种练习册还有学习用具。
施懿又被他们家桑桑的老六行为给蛊到了,好可爱。
凌秋桑偷摸朝他眨了眨眼睛,眼睛里都是星空。
吃过饭,再次回到他们的小家门口,外面已经围着很多村民了。
村长说让一家派一个人过来领物资就行了,但架不住大家喜欢凑热闹,也想涨涨见识。
他们可听说了,桑娃子也跟着知青写书了,还出版了。
看见两人过来,有忍不住的,就直接拉着凌秋桑问了。
“桑娃子,听村长说你写书了,是不是真的?”就差把好奇两个字写在脸上了。
凌秋桑笑着回应大家,“是真的,书是我和懿哥一起写的,出版社送了我们十本样书,我们自己留两本,其他的我都给村长了,大家要是好奇的话,可以去找村长借。”
村子里老一辈识字的不多,但家里有孩子上学呢,就算他们看不懂,还不能让孩子们念给他们听了吗?
嘿嘿嘿。
有个老大爷说,“干脆我们就借一本,明天在院坝上,找人念给我们听。”
“好主意啊。”
这个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和支持,并且对此事相当重视,勒令家里的孩子,以及跟凌秋桑差不多年纪的年轻人都要一起去听一听。
出版书籍呢,他们这里出了个大作家啊,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要不是书都摆在他们面前了,要不是稿费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他们依旧是不敢相信的。
所有人的眼里都写着与有荣焉的激动。
嘿,两个作家都是他们村子里的。
凌秋桑却感觉有点儿羞耻,不过也没办法,想着大爷大妈们去村子的院坝听书的时候,他和哥哥躲远点就是了。
接下来就是分发物资了。
他们这穷苦,镇上和县城里的物资都十分有限,这次凌秋桑和施懿带回来的东西,有很多都是他们没见过的。
特别是缝纫机,据说要一百多块钱一台呢,他们都不会用,有人说让他们没必要花这钱。
凌秋桑笑着解释,“这缝纫机是残次品,你们看这里,这里是出厂的时候碰坏了,但是不影响使用,价格也便宜不少,现在大家没人会用,没关系,有说明书照着学,要是还不会用,我买的时候,人家也教了我,可以来问我。”
施懿跟着道:“现在大家缝补袄子和皮靴都很费力,有了缝纫机就好很多了,这台机器算大件,村里公用的,希望大家好好爱惜。”
当然会爱惜了,村里第一次买这种大件家具呢。
听说外头现在娶媳妇儿,彩礼都要有一台缝纫机呢,嘿,虽然他们这是一个村子大家一起用的,但至少说出去,他们村里也有缝纫机了。
接下来分发物资的事情,都是凌秋桑和施懿一边整理,或者解释这是干什么用的,一边让村长帮忙分给大家。
忙活了一个下午,这才差不多把东西都分发下去了。
大家脸上都喜气洋洋的,除了拿到练习册的小朋友们,脸上表情要哭不哭的。
逗得凌秋桑哈哈大笑,又拿出一包小零食分给小朋友们,这才把小朋友们的眼泪给哄了回去。
村长林安扶额,“你们桑哥哥还有知青哥哥,给你们买书,买笔和本子,是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以后要像他们一样,学好知识,给家乡做贡献。”
“我们会的。”小朋友们很积极,现在凌秋桑就已经是他们心目中的偶像了。
他们会努力的,他们以后也想进城去看看。
有村民看着门口的东西都分完了,“你们就没给自己买点什么?”
凌秋桑和施懿都愣了愣,也不是没买,买的都是点纪念品,放空间里了。
别的东西,他们也确实都用不上,至于买回来留给原主,还不如直接留点钱给他们,他们自己看着办了。
所以,在村民们看来,他们确实是没给自己买东西。
心里感动得不行。
这俩孩子,真的是太好了。
“好了,大家散了吧。”凌秋桑不太习惯大家用如此热烈的眼神看着他,“我们也收拾收拾,要休息了,明早还要带我们的朋友去骑马呢。”
大家这才慢慢地散了。
刘浩这个客人,看了个全程,心里也多少有些触动。
“你们也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