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前两天,收到了第一封鸽信之时,朱标当时也是懵逼的。
亲爹明明就是去浪一把,去看看那些殷商大陆而来的那些殷商遗民以及舶来的各种作物。
结果嘛,那些都还没等到,亲爹就直接把一项关于大明宗室制度的长远规划直接呼到了自己脸上。
看着那上面那些触目惊心的推演数据,朱标也着实给吓得不轻。却也不得不承认,倘若大明帝国不能够及时地加以注意和及时地提前规划。
那么,这些现如今看似还不堪起眼的小问题,到了百年之后,很有可能就会变成大明的痼疾,甚至会成为动摇大明统治阶级的一根朽木。
之后的两天里,父子二人往来飞鸽传书不下十余次,二人都没有休息好,就像是在隔空对话一般。
只不过,朱标这位好大儿的来信,让老朱不得不陷入了沉默,亲儿子似乎比自己要更信任常二郎那小子。
这让老朱有些不太爽,可是,好大儿的那些分析,又偏偏让老朱无可辩驳。
毕竟常二郎提出来的那些建议,虽然让自己觉得不爽,却也明白,这不失为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法。
皇室子弟,你总不能让他去种地吧?可是你让他们天天学两宋的皇室子弟,成天就知道搞艺术创作,结果除了养出了一批艺术家之外,屁都搞不了。
当然,老朱心里边也很明白,倘若宗室子弟,都愿意投身去进行医药学、农牧学,建筑学啥的。
那么大明的这几个方面,必定会像两宋时期的诗书画一般,不敢说能够到达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
至于肯定会让大明帝国的医学、农业,畜牧业等各行各业,都得到极大的提升。
可这么做,其实骨子里边同样也很羡慕那些读书人的老朱又觉得心有不甘。
老朱还没能想明白这个道理,一直在闭关之际,朱雄英这个孩子,此刻却已经站在了那钢铁铸就的蒸汽机车的驾驶室里。
站在板凳上,拉响了汽笛,伴随着那刺耳的汽笛声。
身下那高度已然比一层楼还要高大的蒸汽机车,那足有半米多高的金属轮子,开始缓缓地在那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铁轨之上转动。
咣当咣当的声音,由缓慢,到渐渐地变得急促,此刻,朱雄英兴奋地把脑袋伸了出去,感觉到了那劲风正扑面而来,吹得他那肉呼呼的腮帮肉都荡起涟漪。
“啊,好快啊,舅舅,四叔,你们看,太快啦!”
常二郎与朱老四都很有优越感地站在后方,看着这像只灵活的胖猴子般的朱雄英在前方上窜下跳。
“殿下,我怎么觉得他这精力,一点也不像你兄长,太旺盛了,感觉你好像都不如他。”
常二郎一本正经地朝着身边的朱老四吐着槽。
一旁,方才教朱雄英驾驶汽车,被吓得满头臭汗的朱棣有气无力地翻了个白眼,身子软绵绵地随着车厢的晃动而左右摆荡。
“是啊,我母后说过,这小子很像我爹。”
“啊?”
喜欢我岳父是朱元璋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我岳父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