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演习与整编(2 / 2)

🎁网红美女,夜夜笙歌

五具银白色训练无人机从巨石后冲天而起,它们的离子推进器在仍未消散的汞雨中拖出蛇形的真空通道。

卡辛的爆能枪还没抬起,位于阵型右翼的重武器手已经完成充能。Fwmb-10K重型爆能枪打出的猩红色的粒子束穿透无人机群的瞬间,融化的金属液滴像银白的烟火,在冲锋队员们头顶上炸响。

“目标在巨石后面!”卡辛半跪在地上,朝着周边队员们做出手势,数十把轻重武器组成火力线,开始向目标齐射。

爆能束的猩红照亮了冲锋队的面甲,紧接着巨石也连同藏匿其后的无人机工厂一同化为天上四散的火球,短暂驱散了黑暗。

当倒计时停留在最后5秒钟时,战术地图终于亮起绿色的任务完成信号。卡辛站起身,环视周边,全排的爆能武器因最大功率的射击纷纷进入冷却状态,一阵阵的热烟从分流器中腾起。

他没有命令部队更换冷却块,因为这颗星球自带的寒冷会帮他们在转移的过程中快速完成这个步骤——来自演习指挥部的集结命令已经下达,他们将即刻动身,前往2公里外的集合点,从那里登船回到太空,回到他们更为熟悉的家。

————

与此同时,行星同步轨道。

指挥舰桥中,凯洛伦与卢瑟福上将正通过摄像机器人传来的画面,居高临下,观看着这支小小队伍的胜利。

“看来新装甲实战效果不错。”凯洛伦赞赏道。

“尚有改进空间。”

“在诸如极端温差这类严酷环境下的测试还要加强,我会通知军研部改进的。”面对领袖的褒奖,卢瑟福只是闷声回应。

凯洛伦赞同地“嗯”了一声,军研部这次针对冲锋队盔甲的升级可不只是简单地添加了三防系统,而是切实围绕“泛用化、模块化、智能化”三个方面整合了多项升级方案。

性能提升的同时这生产成本自然也是大大提高了不少,那么对研发端与生产端其提高标准也是题中之义。

况且这也和他所构想的冲锋队改革方向所契合。

“那么整编进展如何?”

“按您的意愿,冲锋队的总规模当前确定为20个军团,定额25万人,这个数量与先前第一次整编差别不大。”

“其中包括501、709、以及212三个军团作为实验部队已经优先换装新型作战甲...”

“名字呢?”

凯洛伦嘴唇轻碰。

“针对各个军团中的表现优异者、军功个人与集体,冲锋队司令部已经开展‘姓名授予’活动,将档案库中有所记载的士兵原名作为荣誉的象征赐还,当前军中反响良好。”

尽管冲锋队中颇有不少高层甚至中层军官不理解最高领袖为何执着于“恢复士兵的个性”,且有个别反动的流言甚至认为这是对冲锋队军史的“倒退”,但卢瑟福本人却对此表示充分理解。

他知晓在这位领袖的未来构想中,冲锋队的定位将不再如同帝国时期与斯努克时期那样,而是——

“精锐化,无论如何不能忘记,这才是此次整编改革的重点。”凯洛伦的声音再次响起,“我们必须让冲锋队重新成为新秩序手中一把快速而致命的利剑,而不是被其他什么治安和填线任务所拖累的行星防卫军。”

“要做到这一点,士兵的主观能动性必不可少。先前我们意识到了帝国体制的僵化并做出改变,但要面对现在的局势,还不够。”

【主观...能动性?】

心中咀嚼着领袖突然蹦出的拗口词汇,卢瑟福不得不承认这段话中的合理性。

战场上,需要的就是应对不同局势情况的能力,先前的第一秩序尽管鼓励士兵采取灵活的策略,但大体上还是按照旧帝国冲锋队的模板进行塑造的——那应对不同环境设立诸如“沙漠部队”、“雪地部队”、甚至是“防爆部队”等细化分支的建军方式,就与旧帝国如出一辙。

当前局势下,不要说与旧帝国相比,就是与先前在家乡银河系时期相比都还要贫穷的第一秩序显然是不再适宜这套“耗资巨大”的建军制度了,因此必须进行改变。

“当然,先前由冲锋队承担的陆军职责,也必须要填补空白,考虑到现在对当地人类资源的吸收程度......”

卢瑟福眼皮一跳,心道:重头戏来了。

他扭头瞧了瞧凯洛伦,有些不确定地说:“您的意思是想?”

凯洛伦没有兴趣再打哑谜,他直接了当地对他这位亲密的下属兼政治盟友开口道:“我的意思很明确,接下来我们可以着手...”

他短暂地顿了顿,复又斩钉截铁:“重建陆军常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