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搞的?自己的感觉应该没错才对...
凯洛伦立刻又凝神望向芬恩,再度用原力将其里里外外都“探测”了一遍,结果仍是毋庸置疑的,他百分之百笃定这家伙具有原力敏感性。
【可惜,现在还测不了m值...】凯洛伦如是想道。
的确,尽管他已经示意凯瑟琳可以利用手中现存的“死灵计划”资料,酌情开展复原鉴别原力敏感者技术的实验,但此事却并非短时间内能够成效的。
其一是因为此刻的第一秩序犹如一个大病初愈的病人,正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三界帝国和维兰德公司“尸体”上的养分,统合资源、建立统治...以期快速恢复实力。在这种时期,各种上马的项目如雨后春笋,军研部也是分身乏术。
其二,则是“利用科技手段筛选甄别力敏”这个要求本身,就不是什么能随随便便达成的事。
要知道,尽管“原力”这种广泛存在于星战银河系的神奇力量早在数万年前就被智慧生命体发现并探究出运用的方法,但对其的认识长期以来都被绝地、西斯,以及一系列宗教教派与秘密结社团体所掌握,一般的民众或是完全不知晓,或是仅仅将其当做某种超自然传说看待。
因此理所当然的,包括对力敏者的鉴别、训练等知识也都长期依赖于原力教派内部的手段。而这些手段大多数都需要另一个原力使用者的存在,正如同凯洛伦对芬恩的多次感知那样。
那么就有人要问了,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不依赖原力本身去筛选谁是原力敏感者呢?
有的兄弟,有的。
帝国的“死灵计划”正是为此应运而生。
作为将“反绝地”理念作为立国根基的银河第一帝国,其统治者,我们和蔼可亲的前皇帝陛下帕尔帕廷一直深惮那些逃过“66号命令”的漏网之鱼在未来的某一天从民间卷土重来。
再加之他对“永生”的渴望,由彼时帝国的先进科技部部长罗伊斯·赫姆拉博士亲自挂帅的“死灵计划”便在行星韦兰的坦蒂斯山基地中正式展开。
皇帝对死灵计划的要求是:通过技术手段制造拥有原力敏感性的稳定克隆链植体,以供其作为原身衰老后新的灵魂载体。
而在卡米诺人的帮助下,赫姆拉博士成功发现了利用“奇异物质”(exotic matter),也就是原力敏感者的血液提取物,可以有效稳定并增加克隆体体内的“m值”(m-count replication),即纤原体指数。
m值甄别测试,便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衍生技术。
越高,即代表测试对象体内纤原体数量越高,其可能具备的原力开发潜能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如果m值为零?那不好意思,你此生就基本上与原力无缘了。
虽说“死灵计划”最后并没有达成其目标,m值甄别测试也并非放之四海皆准,一个人对原力的觉醒与领悟并非是完全一成不变的,而是受到许多因素影响。但凯洛伦深知当前这是能够利用科技大规模实现力敏甄别的唯一有效办法了。
这也是为何他仍要求军研部着手复现这一技术的原因,为了未来的规划。
只不过现在嘛...
凯洛伦叹了口气,他站起身,拍拍身下的尘土,走到满脸懊恼、兀自喘气的芬恩身边,开口说道:“集中注意力,不要被情绪所影响。”
“流沙还能维持一个晚上的时间。”
说罢,他便激活了手腕通讯器的定位信标。
日暮将至,借着夕阳最后的余晖,穿梭机宽大的阴影投射在蜿蜒的沙丘之上。凯洛伦将先行离开,星空之上还有无数政务等着他去处理。
......
看着天幕中只剩下一个黑点的穿梭机,再看看被留在地上的维生包和通讯器,芬恩默然不语,半晌后,他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重新抓起身上的绳索,毅然决然地向流沙坑的中心,踉跄但坚定地迈开了脚步。
————
注释1:共和国盛世时期(high Republic):“共和国盛世”指《星战前传一:幽灵的威胁》前500年到前100年的历史时期。当时在绝地的帮助下,银河共和国在核心世界欣欣向荣,积极探索外环星域,打击银河系和平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