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捐献年龄出现了动摇,那将没有底线。
五十岁能坚持几年,五十五岁就一定不能坚持吗?
退到最后,导致的就是“似乎火种计划可以先搁置,等到坚持不住的时候再说”的和稀泥式结局。
这是荀敬昌所不愿意看到的。
火种计划本就是未雨绸缪,这件事情做的越坚决,越果断,越早,
那么留给年轻人的时间就会越多。
人类存活的机会才会更大。
如果等到大难临头再去着手,那人类能做的就只有书写自已的墓志铭。
荀敬昌的坚定,再次让会场之中安静了下来。
“人类最可悲的事情,就是总能为自已找好退路。可什么是破釜沉舟?就是不留任何倒退的余地。”
“现在所放宽的一切要求,在未来都可能是导致人类一败涂地的原因之一。”
“所以,既然要破釜沉舟,就要做到极致。”
所有院士看向荀敬昌,目光从宁静和坚定,逐渐变成了敬仰。
无数人在这一刻下定了从容赴死的决心。
决议用自已的生命,托举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的未来。
如蝼蚁一般渺小的人类,此时散发着比任何星辰都要闪耀的人性光辉。
全场近两千名院士,再无一人反对。
荀敬昌再次问道:“如果不愿意捐赠的,可以现在提出,然后退出会议,接下来的内容可能会涉密,希望理解。”
他低头看了一眼手表,然后平静道:“给大家三分钟时间。”
两千人的会场,寂静到针落可闻。
所有人松竹一般,昂立不动。
没有一人的目光中有着迟疑和犹豫。
这才是华夏真正可怕的地方。
五千年文明烙印下的信仰和精神,给一个民族塑造出了崇高的灵魂。
中外无数学者非常喜欢分析华夏这百年来的发展历史,为什么能够崛起。
他们提出了种种外因,丑国投在倭国的原子弹、沙苏的军事援助和工业援助、冷战格局下的左右逢源、世贸组织……
但他们都忽略了最主要的内因。
因为华夏非常擅长用一代人的牺牲,来换取数代人的利益。
这种莽夫一般向死而生的决心和信念,才是华夏得以成为唯一一个绵延五千年而未曾断绝的文明的秘诀。
才是新华夏得以崛起的真正原因。
此时也亦然。
在之前一切都停留在理论和猜想层面的时候,每一个个体所显露出来的都是最普遍的人性。
他们会质疑、会疑惑、会反对、会议论纷纷。
但当真正到了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根植在内心深处的崇高的意念便会挤走卑劣的人性,占据主导。
促使他们放下杂念,从容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