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洛水灵渊真君(1 / 2)

🎁美女直播

六百四十一年,大夏历贞观十五载,正值秋末,凉风凛冽,今日之风尤为猛烈。

年仅四十八载的张四,面色憔悴地倚卧于榻,瘦骨嶙峋之躯仿佛只剩下一层皮包着骨头,双目深陷如同幽邃古井。

红儿,吾命将尽,吾若离世,尔需护佑子女,坚韧生活。

张四言毕,便阖眸而去,眼角滑落两道清泪。

穿越至这唐朝数载,终究还是难逃归墟之厄……脑际掠过最后一线思绪,张四的元神随之消散无踪。

夫君!夫君!爹!爹……

榻前,母子二人见张四瞑目无息,顿时失声痛哭,颓然跌坐在床侧。

恩公!

张四屋外,汇聚了无数身影,男女老少齐齐跪地哀泣叩首。

是日,洛水县全民皆至,哀悼这位不幸辞世的乡贤。

七日后,即为张四安葬之期,洛水县十里长街上人潮涌动,众人哀痛满面,身披麻衣孝服。

洛水县一代异人张四,寿止四十八载,终因修炼不慎染得重病,羽化登仙而去。

自此以后,洛水县每户人家门前高悬白幡,以此追思缅怀张四。

张四仙逝一月间,络绎不绝的信徒来此祭祀,其中多为其门下弟子,更有不少朝廷显贵要员。

同月,大夏帝张世民闻悉张四仙逝,心中悲痛万分,颁发了对张四的第一道御旨。

因其一生传奇事迹无数,虽培养出众多杰出弟子,却始终未曾踏入朝廷,屡次抗拒皇命。

然而此次,张世民颁布的圣旨在张四面前变得无法推诿。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张四先生一生修炼有成,辅佐朕治平洛水黄河水患,改良农田,创新法器,功绩卓著,泽被千秋万代。

先生门下三千弟子,皆为国家栋梁之材,先生一生守正不阿,今日仙逝令朕痛彻心扉!先生实乃神界转世之人,实为我大夏之幸,更是朕张世民之荣幸。

朕特封张四先生为洛水县镇水侯,官秩一品!张四先生一生修得无量功德,朕请示苍穹,封张先生为洛水河神,永保洛水百姓安宁。

钦此!

接到张世民的旨意后,在洛水县外一座小庙拔地而起,名唤洛水河神祠,内供奉一尊与张四生前形象完全相同的石像。

自那时起,岁月匆匆,一代又一代人茁壮成长。

洛水河神祠前,常绿松柏与柔美垂柳相伴相依。

而这河神祠,亦成为了洛水县一带闻名遐迩的圣地。

随着时间的流转,洛水县日益壮大扩展。

河神祠静静地坐落在洛水河畔,见证了多少春华秋实、世事变迁。

直至大夏历辛丑年农历正月十五,对应新历0221年2月26日。

洛水市,这便是昔日洛水县的后世称呼。

安平区,地处洛水市东北部的新城区,宽阔的洛水河流经其境内……

洛水涤心祠坐落于安平区隐蔽的一片仙芝园内,今日,此处却人声鼎沸,繁华非凡。

正值元宵佳节,恰逢一年一次的祭神庙会,适逢洛水河神的千载寿辰。

据传,洛河历经千年未曾遭受水灾侵扰,这一切皆因河神庇护之功。

依山而生,傍水而居,洛河沿岸的民众自古以来便视祭祀河神为重大庆典,此风俗传承至今未曾中断。

祠内,功德侯、洛水河神张四的神位赫然屹立于大殿正中央,神像古朴陈旧,其上细细的法纹刻印着时光流转的印记。

最近一次修缮祠堂已是七十余年前的事,彼时正值大夏帝国初创不久。

那次战火洗礼之后,河神祠由本地最为出色的工匠修复如新。

河神尊驾在上,祈愿我家妻儿安康,事业兴隆……一位中年修士恭谨至极地匍匐于蒲团之上,口中默默祷告。

自幼年起,他就随家族长辈一同参拜河神,这一仪式已延续至四十八载而不辍。

祈福完毕,中年修士小心翼翼地包裹了一些香灰置于香囊之中,以作护身之宝。

随后,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修行者引领两名弟子步入祠内。

河神在上,祈愿我孙儿……老修行者虔诚祈祷后,转向身后两位弟子说道:大山、小山,还不快来叩首!知道了,祖父!名为大山的胖弟子应声道,而小山则异常消瘦。

待二人恭敬地磕过头后,老修行者立刻上前,双手捧起精心准备的祭品,庄重地置放于供桌上。

大山费劲磕了三个深沉的头颅后,目光投向自已的胞弟,疑惑问道:兄弟,你觉得河神老爷会不会保佑我今年能遇到心仪的伴侣呢?

原来,大山心中的愿望正是在今年觅得佳侣。

兄长,你身为捉鬼大师这样想不太合适吧,你要是努力赚钱,什么样的女子找不到啊?小山瞥了大山一眼,略带讥讽地回应道。

实话讲,我并非期盼遇见桃花,而是希望若河神前辈显灵,能够荡涤世间邪魅!大山望着威武英挺的河神塑像低声嘀咕。

身为捉鬼师的他们深知,世上并无所谓神仙,唯有邪鬼横行。

......

此时,张四在幽暗之中悠悠睁开双眸,耳畔传来万千信徒的祈祷声,同时一股深厚的香火之力萦绕在他的四周。

瞬息之间,黑暗退去,张四望见了那些俯伏在他脚下虔诚礼拜的男女信众。

嗯?是谁在呼唤我?张四心中暗忖。

叮!恭喜宿主,触发签到系统,系统启动中……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