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爱华这时候正在从殉葬制度衍生出来新的知识点。
“明朝初期的宫女和妃嫔虽然很惨,但是女官的权力却比中后期大很多。”
“女官制度是朱元璋时期就设立的一种制度,有品德有才学的女性在内宫担任官职,有管理职务、有女医,还有女教师教导小宫女和小宦官。”
“同时,因为明朝妃嫔很多出身于小户人家,女官还会负责教导这些妃嫔。”
“明朝的女官主要是两个途径产生,一个是混出了名声的贤亮才女通过考录或者征召担任官职,另一个是考试选拔小宫女中接受了女官教育格外优秀的人。”
“女官的机构分为六局一司,分别是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宫局和宫正司。”
“众人只知道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却不知道在明朝初期,掌印的其实是尚宫局女官。”
【哇塞,她们这么牛逼吗?】
【掌印女官?】
【明太祖不是说了后宫不得干政?】
【女官是女官,后宫是后宫,不是一回事,就和汉朝的男宠与朝堂的大臣一样好吗?】
汉朝皇帝:不是,单举例我们,你们搞针对啊?
【那时候明太祖设置女官制度主要是为了防止宦官专权、加强皇权,并且也看到了部分优秀女性的能力,只可惜后代没有延续下去,最后宦官还是专权了】
朱元璋看到这些弹幕就生气,但是想到那什么堡宗都认太监当爹了,朱元璋只觉得自己的承受能力也上升了。
伍爱华这时候还在继续说道:“明朝的女官一开始规定为20岁以上可以应选,但是在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大批量选拔女官,将年龄修改成了妇人30岁以上40岁以下,女子13岁以上19岁以下。”
“根据当时的史料汇集,应该是为了不耽误妇人生育,在这次的选拔中,朱元璋也选拔了好几个天才少女进入宫闱担任女官。”
后世的女人羡慕地看着天幕:“是不是去当了女官,就可以自己挣钱粮,而且不用嫁人生子了?”
“你怎么这么害怕嫁人?”边上有闺蜜劝道:“大家不都是嫁人吗?洪武时期选拔的也是妇人居多啊。”
“我和你不一样,你家里的女孩子都宜子孙,生孩子容易,我们家的女孩子容易难产,我娘就是难产过世的,我家里的姑姑和姐姐嫁出去了八个,已经难产死去了一半了,我是真的不敢生……你说我嫁人的条件就是自己不生让小妾生,能行吗?”
闺蜜犹豫着说道:“你爹对你挺不错的,也许能帮你选个同意的夫君?”
“洪武之后,女官制度开始衰退,建文和永乐时期还有女官,等堡宗时期,已经基本看不见女官的记载了。”
“咱就知道是堡宗那个爱给太监当孝子的不肖子孙开的坏头!”朱元璋骂道。
“明太祖时期,女官的人选主要来自于江南富庶之地,主要是这些地方的识字率和就学率较高,家中女孩的地位也比较高,家里愿意教导女儿读书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