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母泊国的朝廷之中都快要闹翻天了。
一些还没看清形势的没有离开的人现在心里面开始暗喜了起来。
觉得自己留下来是真的明智之举,毕竟现在羌国施与了援手,那这场战争肯定很快就能够打赢了。
到时候陛下一高兴,就会赏赐自己很多东西。
而还有的已经看清了形势的人则是十分的担忧,先不说能不能打赢开源军。
就算是打赢了,付出的代价也太过于大了。
所以还有一部分的朝臣已经借病不去上朝了。
更有甚者,已经开始悄悄的离开了。
而母泊帝却只是冷哼了一声,走得好,走了自己还可以无忧无虑的多玩一会。
母泊帝觉得就算是依靠羌国也没有什么不好。
羌国会派兵保护自己,而自己依旧可以安安心心的奢靡享乐。
受苦的又不是他,他一点都不担心。
母泊帝丝毫没有意识到朝廷之中的分崩离析。
毕竟当年他还是六皇子的时候就不受重视,教他的夫子也根本就没有用心。
来教他只是因为先帝的诏书,教给他的知识全都是看着书本上面照本宣科。
六皇子从小没有母亲,也不懂那些,自然也就养成了一副纨绔的性子。
只能说母泊国的灭亡是注定的事实,贾瑛的行动只是让这一事实提前的实现了而已。
陶广义带领的两百万士兵很快就到了驻扎点。
加上这两百万士兵,开源军就有接近五百万的士兵了,对于在这场战斗的胜利简直就是手到擒来了。
也就是母泊国的那些固步自封,看不清形势的人觉得他们还有希望。
殊不知大部队马上就要打到他们的都城里面来了。
就在这个紧要的关头。
贾瑛也过来了,用的自然是他自制的传送卷轴。
要是问他为何这么久才来,那自然是因为贾瑛是不太掌握自己画的卷轴,方向和距离上面都出了一点差错。
所以才会迟了几天才赶过来。
不过还好并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也刚好赶上了最后的大战。
戚将军最先发现贾瑛的到来,赶紧眼神示意,然后行了一个礼,“参见陛下!!”
于是此起彼伏的声音响起,贾瑛挥了挥手,在戚将军的带领下坐到了主将的位置,开口道:“进行到哪一步了?”
戚将军是最细心的一个人,赶紧出来回答道:
“回陛下,已经准备好了,很快就能够一举夺下对方的都城了。”
陶广义则是行礼夸赞道:
“陛下真是料事如神,若不是因为陛下早早的就给了属下消息。”
“让属下带着援兵前来,这次我们肯定要损失很多兵力。”
贾瑛高深莫测的笑了笑。
其实这是张良算出来的,贾瑛只是传了一个话罢了。
但是既然众将士都这么认为,那贾瑛也就不做解释了。
贾瑛于是淡定的笑了笑,说道:“那朕就等你们的好消息了。”
“定不负陛下所托!!!”
戚将军和淋英将军等人单膝下跪,行礼铿锵有力的回答道。
当晚,敌方的援兵就到了。
本来母泊国的士兵还十分的高兴,直到有一个士兵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不对啊!他们的队伍有这么长吗?”
一个士兵看了一眼贾瑛所在的这边,疑惑的问道。
另一个士兵随口回答道:
“或许是分散开来了吧?”
但是另外一个士兵却露出一个严肃的表情,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脸色骤然就发生了变化。
“不!不对劲!开元帝似乎喊了援兵!”
“什么?不可能!”
有士兵喊道:毕竟这里严格的说,之前都是母泊国的境。
所以他们知道开元军士如果在知道了他们请了援兵的情况下再去请援兵肯定没有这么快。
除非他们早就知道母泊国会有援兵,所以早早的就派上了增援。
因为羌国之前就派了几十万的士兵证增援。
所以母泊国的士兵觉得就算是开元帝派了援兵,也肯定没有那么多。
那么自己方肯定还是有希望的。。。
这个士兵这么想了想,自己把自己给说服了。
然后转头找了一个小兵,让他去找将军报告这件事情。
“去告诉将军,说开元帝派了援兵过来,大概有一百万将士。”
这个小兵点头应是,随即离开了
母泊国的将军是一个高大的汉子,名字叫做多努将军。
“将军!!不好了!!”
小兵没有领会到刚刚那个士兵的意思,只是听到了有对方的援兵要来,就慌慌张张的过来报信了。
多努将军听到了这个消息,先是一震,然后追问道:
“对方有多少兵力?可已经到了?什么时候得到的消息?”这个小兵喘了一口气后说道:
“我也是刚刚得到这个消息,对方约莫有一百万的援兵,好像已经到了。”
多努将军听到了这个一百万士兵先是松了一口气,毕竟自己方可是有两百万的增援的。
但是紧接着又想到了对方的援兵已经到了,那对方会不会趁现在就攻打过来。
但是若是对方进攻的话肯定会有消息传来。
现在前线并都没有什么消息传来,只能说对方暂时是不打算进攻。
多努将军虽说不知道对方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但是开元军士们不进攻,多努将军也还是把心中的石头给放下了。
随即转头向自己的亲卫询问道:
“羌国的援兵到哪里了?什么时候能到?”恰在此时,有士兵前来报信,说道:
“我们的援兵已经快到了,估摸着只要几个时辰了
喜欢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