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霜降(2 / 2)

🎁美女直播

两人在观中玩赏一番,自山门、正殿、三清殿、藏经阁等等各色建筑一一看过,拾阶而上,复又沿着那青苔点点的碎石小路,向着后山中去,在竹林中绕了一圈,忽然闻见菊花的清香,原来又走回了放生池畔。李嶷见池畔上方山巅处有一大块山石,便如一座巨大的假山一般,巍峨嶙峋,山上勒石书着“揽胜”二字,便笑道:“听说在山上可以俯瞰洛阳城,咱们上去看看吧。”

她也是随性游玩,便点了点头,两个人皆是身手矫健之人,不多时就攀到山巅大石之上。放眼望去,只见触目可及,红尘滚滚,洛阳城池,依稀可见,只是四面城门紧闭,城墙之上旌旗招展,似乎隐隐可闻金戈铁马之声。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1]他在心里默默地想起这句诗来,并未说话,不料她忽然轻声念道:“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2]

他不由望了她一眼,两人四目相对,尽知对方心中所思所想。他想到了李太白的这首诗,她也想到了。此时两人一望,便似有千言万语,却尽皆不必说了,只闻秋风阵阵,吹得那竹叶簌簌作响。

过了好久之后,她才笑道:“若有一张琴,今日可鼓一曲。”

他也笑道:“今日虽无琴,但我携了佩剑,若是校尉不嫌弃,我可为之舞剑器。”

两人皆想起当日在并州城中,他冒充崔公子,与她一起弹琴舞剑,诛杀孙靖所遣的那十二个金甲武士之事来,不由心中俱是甜蜜。

她笑道:“皇孙既有兴,那便舞吧。”

当下她在大石上坐定,他执了佩剑,在山石上舞剑,只见寒光凝眼,剑气如蛟,吞吐气象,直舞得竹叶萧萧而落,风声过耳如利箭,天地便似也为之变色。

一舞既罢,她不禁拍手叫好,说道:“原来这才是你的真本事,当日在韩立府中,只怕你连三分本事都没用出来。”

他今日这套舞剑,亦觉得酣畅淋漓,十分痛快,便执剑而笑,说道:“彼时不过要杀人,何必全力以赴。”

说完还剑入鞘,坐到了她身边山石之上,笑道:“那天你弹着琴,唱着歌,真是好听,我一直想,若是哪天能再听你唱一首歌就好了。”

她也甚是大方,说道:“今日你既然舞剑给我看,那我也唱歌给你听。”说毕,便曼声清唱了起来,李嶷凝神听去,她唱的乃是一首小曲:“杏花天,疏影窗,轩外几杆幽篁。调金弦,折柳送,人谁不知离伤。”曲调却渐渐至悲壮感伤:“儿郎,振甲至辽西,枕戈且待旦,胡马鸣萧萧,朔风吹铁衣,照我心彷徨,不知金闺人,泪有几多行。”

一曲既唱罢,她却久久不语,过得片刻,方才勉力笑道:“我的母亲,本来生在中原,但嫁作征妇,跟着我父亲戍边。这首小曲,就是我年纪幼小的时候,听她无意中哼唱的。”

他知道她母亲原是娘子军中人,早就战死在营州,见她如此感怀,不由伸出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她并没有挣开,反倒怔怔地出神,过得片刻,方才道:“所以从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愿望,哪怕以战止战,也希望这天下终有一日,能得太平盛世,可以让天下百姓,过上安宁的日子,可以让敌人不再敢犯境,可以让征妇不再泪有千行。”

他静默了一息,想到庾燎被陷在泥沼中的那三万大军,如何哀号着死去;想到凉州被焚,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想到兵不血刃夺下建州,终于保全一州黎民;想到这一路征战厮杀;想到远在成州率大军血战的裴献……这么多人牺牲,这么多人死去,只因为孙靖想要谋夺权位,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才说道:“会有那样一天的。”

她沉思良久,忽得道:“袁鲜既落入你手中,你必有法子拿下洛阳。”

他怔了一怔,她问得坦率,他也就坦率点了点头:“不错。”

她不徐不疾,口齿清楚,声音动听,便如一只黄莺一般,说道:“我要洛阳。”

他不由挑了挑眉:“洛阳为东都,你难道要仗着兵多,与我在城下一战?”

她说道:“你我同为勤王之师,洛阳在谁手中,难道不一样吗?”

他点点头:“正是如此,所以洛阳在我镇西军中,实乃一样。”

她并不气恼,反倒徐徐地道:“殿下,我与你打个赌吧,若是我赢了,定胜军全力襄助你攻城,但事成之后,洛阳归我,我也不白要你的彩头,定胜军会把建州还给你,你有了建州,也好策应裴大将军。若是我输了,定胜军仍全力襄助你攻城,事成之后,洛阳归你,我还是会把建州还给你。”

他仔细想了想,建州位置比洛阳要紧太多,尤其扼并南关,如果在定胜军手中,即使裴献在陇右得胜,但只要定胜军扼住并南关,裴献所率大军仍旧无法南下洛水,自己孤军在此,若不得裴献大军会合,实在是太危险了。既然无论输赢,定胜军都会将建州拱手相让,自己又何妨一试呢。

当下他心下大定,便问:“怎么赌?”

她言笑晏晏,道:“你闭上眼睛,我从一数到十,若是在我数到十之前,你睁开了眼睛,便是你输了。若是我数到十,你还没睁开眼睛,那便是我输了。”

他仔细想了一遍,道:“不行,由我来数。”心想她若是耍诈,久久不肯数到十,那便十分棘手。不想她干脆地点了点头,说道:“行,就由你来数。”

李嶷又想了一想,觉得浑然并无破绽,心中百般不解,自己数到十之前,她有什么法子可以令自己睁开眼睛,难道她是打算趁着自己闭眼之后刺自己一刀?她若是如此心狠手辣,自己哪怕被刺一刀,也绝不睁开眼睛便是了。

当下他便道:“行,与你赌了。”于是闭上眼睛,开始从一数起:“一、二、三……”他原本数得不紧不慢,心中还想看看她到底要玩什么花样,但四还没出口,忽然觉得鼻中幽香袭来,正是她身上素日有的淡雅香气,想必她此刻离自己极近,他犹在思忖她这么近前来要做什么,脸颊上忽然觉得有柔软至极、温暖至极的一物轻触,好似一只蝴蝶落在花蕊上一般,颤颤巍巍,他的心忽然也颤颤巍巍起来,这是……

他蓦地明白过来,情不自禁就睁开了眼睛,只见她的唇还停留在他的颊畔,她的眼睛倒是微微闭着,仿佛害羞,睫毛真如同蝴蝶的翅膀一般,正在微微颤动。她似若有所感,忽然也睁开了眼睛。四目相对,他的眼里只有她花瓣一样温柔的嘴唇,还有她倒映着自己错愕的脸的眼睛,她的眸子水盈盈的,像笼了一层雾气,又好似湖上清晨的秋光,映得潋滟无双。他的心里泛起层层涟漪,又是酸楚,又是感动,还有一种直冲天灵盖的喜悦,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她是喜欢我的!

她果然是喜欢我的!

惊喜的狂响在他胸腔中震动,回荡。果然,果然她确实是喜欢我的!他有些晕乎乎地想,心里只有满满的喜悦,像是要溢出来一样。像是被人击中了后脑勺,不,是击中了心脏。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如鼓,一声比一声更响,好似那颗心都要跳出胸腔来了。

他生平第一次心悦一个人,这个人又恰好心悦于他,世间没有比这更美妙的事了。他觉得自己稀里糊涂,却已经好似飘在了云端,一切都遥远了,一切也都模糊了,只剩下了喜悦,满心满腔的喜悦,满天满地的喜悦。

她脸颊上也泛起一层淡淡的红晕,不知为何,倒有一刹那失措,像是被猎人箭头瞄准的小鹿,但这无措与惊惶也就只是一刹那,片刻之后,他就清清楚楚听见她说:“你输了。”

是输了呀,但他完全没有从那种晕晕乎乎的幸福眩晕中反应过来,她脸上一红,似深悔自己做了这样的事,转身就朝山石下走去。他一时都傻了,过了好半晌,才急急地探头往下望去,只见她的身影在那千万杆茂竹中的小径上一闪,衣袂飘飘,裙角飞扬,似乎步子很急。

“阿萤!”他终于大声地唤出了他早就想喊的名字,也是在他心里默默唤过百遍千遍的名字,但她并没有回头,只是急急朝山下走去。

“刚才可不可以不算?”他本能地又朝她的背影喊了一句。

话甫一出口,他就懊悔地想要咬掉自己的舌尖,愿赌服输,自己这是明明输了却想赖账不认吗?还是想……占人家姑娘的便宜没有餍足?他脸上一热,懊恼起来。

她却恍若未闻,连半步都没有停顿,不一会儿,整个人就消失在茫茫竹海中。他怅然地看着山间千万杆翠竹,风吹来,无数翠竹皆被吹得摇曳不止,好似她适才的背影一般,又纤细,又文弱,但百折不挠,他明明知道,定然能承受这世间所有冰霜风雪的。他都不知道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她的,或许就是那日在滑泉镇上第一次相见,或许是她一脚将他踹进井中的时候,又或许,是她第一次拿针刺昏他的时候。但他就是喜欢她呀,从很早很早就喜欢了,从看到她的第一眼,其实就已经怦然心动。

但还是忐忑难安,毕竟此事他也是第一遭,他也不知道她心意如何,相识以来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总归她应该是不讨厌自己的吧?但也难说,有时候她一见了他,好似就牙根痒痒似的,咬牙切齿,尤其那天她自称是崔公子的侍妾,他当真如同晴天霹雳,连裴源都不知道,当时他只想还不如身负重伤呢,哪怕身负重伤,只怕也没那般痛楚,真要了他的半条命。

但今天所有的忐忑都没有了,剩下的只有满满的欢喜和笃定,她当然是喜欢他的呀,不然她为什么亲他呢?

虽然是拿洛阳为赌注,她想要洛阳,自有一千一万个法子,她既然用这个法子跟他打赌,那么她就确实只是想亲他而已,并不是为了赢。

他是懂得她的。

她也知道他是懂得她的,知道她不是为了赢,而是为了告诉他,她是喜欢他的,所以她才会亲他。

他伸手摸了摸脸,只觉得心中气血翻涌,起伏不定。

风吹过竹叶萧萧有声,似在嘲弄他的手足无措。

夕阳西沉,风也似渐渐尖利,暮色初起之时,深秋夜晚的寒意也渐渐来袭,但他深深吸了口气,只觉得那寒风似蜜一般甜。

何校尉虽然打赌赢了,但心里却也七上八下,她一说出“你输了”那三个字,忽得就像是清醒过来,转身便走。待出得山门,寻到自己的马匹,上马奔出了里许,忽又忍不住扑哧一笑。

她在心里细细回想了一番李嶷适才的神情,这个人素来精明,从来在他脸上,不曾看见过有那般神色,他确确实实是当场就傻掉了,不然也不会傻乎乎地问她,能不能不算。

真是个傻子,这么精细的一个人,这么聪明的一个人,竟然会手足无措,连话都不会说了,真的是张口结舌,就会傻愣愣看着她了。

全天下可只有她见过他这般模样,人人皆知镇西军中的十七郎何等勇武英明,可是他啊,今天变成了大傻瓜。

她脸上发热,不由单手执缰,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心想不知今日如何,竟做出这般胆大妄为的事情来,但她就是想亲一亲他呀,他那么玲珑剔透的一个人,定然也能明白她的心意吧。

洛阳哪有什么要紧,她想要,自有一千种一万种方法可取,但她就是想借着这个机会,亲一亲他,让他明白,自己其实也是心悦他的。免得他忐忑难安,患得患失。

她伏在马背上又笑出声来,觉得自己也有点傻。明明是深秋时节,风里却也似有春日般的温柔与甜蜜。

“杏花天,疏影窗,轩外几杆幽篁。调金弦,折柳送,人谁不知离伤。儿郎,振甲至辽西,枕戈且待旦,胡马鸣萧萧,朔风吹铁衣,照我心彷徨,不知金闺人,泪有几多行。”她在马背上,轻轻哼唱起那首小曲,李嶷并不知道,这首小曲最后还有一阕,只是她刚才未唱,此刻,她才轻轻地唱出声来,“四方,归来入阁户,蔷薇满院香。调墨知螺黛,画眉闲不足,春水碧栏杆,并肩画鸳鸯。”

唱到鸳鸯两个字,她脸上愈加发热了,但在深秋暮色里打马归营,偏又似营州杏花开的时节,天气还有点冷,但花到底是要开的,营州城外那满坡满谷的杏花,开起来如霞似云,真的非常美啊。

她十分笃定地知道,总有一天,李嶷定然会陪着自己,一起去看那些杏花的。

李嶷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镇西军营的。回来之后,倒像是失魂落魄,连老鲍来问他吃不吃晚饭,他都期期艾艾,一时不知该怎么说。

等起了更,巡完营,帐中点了灯,李嶷这才拿了两个硬饼,狼吞虎咽地吃着,只是一边吃,一边想起太清宫中的情形来,却又禁不住笑,笑了一会儿,又忍不住叹气。裴源走进帐中的时候,正见到如此情形,心里不由得一紧,问道:“十七郎,你怎么了?”

李嶷慌忙掩饰,说道:“挺好的呀,没怎么了。”

裴源却不肯信,借着灯烛,看了看他脸上的神情,说道:“你不是去见了定胜军的何校尉?她怎么说?”

李嶷定了定神,说道:“她要洛阳,我让给她了。”

“什么?”裴源大吃一惊,说道,“今日不是得了密报,孙靖遣兵从滑州袭崔倚,咱们不是说好了,趁此良机,定然叫定胜军好好出力,才能将洛阳让给他们。”

“她拿建州来换。”李嶷说道,“我想了想,便答应了。”

裴源松了口气,对镇西军而言,建州确实比洛阳要紧多了,有了建州,与裴献大军会合,便指日可待。

“十七郎,还是你有办法。”裴源笑道,“你用了什么法子,说服她让出建州的?”

李嶷一时语塞。裴源从来没见过他竟然有如此迟钝之态,不由心下大急。李嶷道:“她素来是个识时务的人,对大局自有判断。我也没说服,她自己知道,于定胜军而言,洛阳比建州更为要紧,所以就主动提出来,以建州换洛阳。”

裴源又松了口气,说道:“你刚才神色好古怪,我还以为她给你下了药呢。”

李嶷不解地看着裴源,裴源道:“你今天回来之后,就特别古怪。我跟着你去巡营,就跟在你后面,你竟然毫无察觉,就像吃醉了酒一样,我真忧心她是不是给你下了什么迷魂药,让你答应了定胜军什么过分的要求。”

李嶷听到迷魂药三个字,心里又是一荡,但旋即神色肃然,确实自己从下午到此刻,都有些轻飘飘的,仿佛腾云驾雾一般,身在军中,又是率孤军在此,委实不该如此忘形。若是遇袭,只怕已经铸下大错。

他便正一正脸色,说道:“是我不该。”言毕,便起身重新着甲。

裴源大惑不解:“你干什么去?”

“再巡一遍去。”李嶷整束停当,便拿了剑,径直出营帐而去。

裴源看着案上被他吃了一半的硬饼,摇头只是苦笑。

何校尉回到定胜军营中不久,桃子却寻了过来,见她一手支颐,兀自怔怔的出神,不由奇怪:“校尉,你怎么啦?”

她闻得桃子出声,这才掩饰:“没什么,怎么了?”

桃子见她神色有异,不由得想左了,愤然道:“是不是李嶷太狡猾,不肯答应让出洛阳?哼,这个人算得太精明了,每次都想占尽便宜,等我寻个机会,好好给他下毒,让他狠狠吃一番苦头。”

何校尉只觉得脸颊微烫,忙乱以他语:“别骂他了,也别总惦着下毒。”

“我觉得下毒这法子可行,”桃子眼珠一转,想到此节,顿时就兴奋起来,“镇西军防备虽然森严,但以陈醒的身手,混进镇西军营中不难,就叫他去给李嶷下毒吧,等李嶷中毒了,想求得解药,咱们就叫他让出洛阳。”

“你都在想什么呀,”何校尉不由得又气又好笑,“若是这般行事,咱们岂不与镇西军成了敌人。”

“成敌人也没什么可惜的。”桃子浑不以为意,“难道咱们打不过镇西军吗?”

何校尉道:“不用劳烦桃子姑娘下毒了,李嶷已经答应了,让出洛阳。”

桃子一怔,不由得噘起嘴来:“我看你回来闷闷不乐,还以为镇西军没答应呢。”

“我哪有闷闷不乐,”她伸手刮了刮桃子的鼻子,起身道,“走,咱们去面禀公子,看他如何决断,与镇西军同取洛阳之事。”

她们俩一起到了中军大帐,还未进帐门,就听到一阵搜肠刮肺的咳嗽之声,她二人不由加快了脚步,果然见崔公子伏在榻上,直咳得全身颤抖,喘不过气来,阿恕在旁,面露不忍之色。桃子见状,忙去取了镇咳之药,那崔公子却摇了摇头,说道:“适才……适才已经吃过了……”

这种镇咳之药素有微毒,两个时辰之内,不能再服第二遍。桃子默默不语。阿恕奉上一碗热汤,崔公子就着他的手,微微喝了两口,似乎喘息得略好些,便靠在枕上,含笑注视着何校尉,说道:“你回来了,定然有好消息。”

不知为何,她心中也皆是不忍之意,见他这般微笑注视着自己,眼中又是那般微微沉醉之色,更是令她心底隐隐竟似有一分愧意似的。当下她接过阿恕手中的汤碗,执了汤匙,就坐在榻前,一边亲自喂他喝汤,一边又细语轻声,将李嶷答应让出洛阳之事,说与公子听了。

那崔公子听她这般说,只是微微点一点头,笑道:“父帅那边情形危急,可恨我这身子不争气,这时节实实无法领兵,不然的话,不必将建州让与镇西军。李嶷不过区区数千人,夺了他的营地,将他逐出洛水,也不算什么难事。”

她用汤匙舀了一勺汤,细细吹着滚烫的热气,又喂他慢慢喝下,这才道:“公子,咱们既要洛阳,便将建州给了李嶷便是,此刻与李嶷翻脸,不吝告知天下,咱们并非勤王之师。何必如此。”

他点一点头,深以为然,但是旋即又冷笑起来:“李家人没一个好相与的,这个李嶷,颇具才干,又知军事,只怕他将来上位,必然以我崔家定胜军为心腹大患。”

“那也得等李嶷能平得了孙靖再说,”她浑然不以为意,“眼下孙靖才是头等大事,而且将来的事,百般变化,未必就走到那一步。”

崔公子不知想到了什么,静静地出神,帐中灯烛火苗亮动,照得他的脸忽明忽暗。他生得容貌俊秀,更兼气质弘雅,有一种浊世翩翩佳公子之态,素日被人见了,都会赞叹一声,如何似节度使的儿子,倒好似京中那些文臣世家的公子。

秋已深了,定胜军扎营之处在洛水之侧,是在山林脚下寻得平坦之地,忽闻得不知哪里一只秋虫,唧唧有声,远处偶有一两声战马嘶鸣,遥遥的传到帐中来。因夜深风凉,他又禁不住咳嗽起来,这一咳直咳得脸通红,艰难喘息,呼吸急促。阿恕等人连忙上前来,抚胸捶背。

何校尉也忙放下汤碗,轻轻替他揉搓手上的穴位,减缓他的痛楚。

还是要在入冬以前,让公子住进洛阳。她暗暗下了决心。只要进了洛阳城中,自有房舍,可以蔽风生火,不必如大营在这般野地里,与公子身体有碍。

她是这么想的,李嶷行动也十分迅捷,很快便遣人来定胜军中。他原本是想约崔公子一起谋划洛阳之事,没想到赴约而来的,却是何校尉。

自从太清宫一别,好几日不曾见到她了,他一见了她,心中不免一喜。只见她身着轻甲,身后跟着陈醒等人,另带了一些随从,于营前下马,却是步履从容,神色肃然。

他不敢造次,也就客客气气,以军礼相见:“辛苦何校尉了。”

“殿下客气。”她也拱一拱手,回了军礼。

两人便进了李嶷的中军大帐,商议军事。李嶷也不瞒她,将自己的计策源源本本,和盘托出,她听了之后,沉吟片刻,忽道:“我倒有个法子,不过,还是要借镇西军中的人。”然后细细说来,李嶷听完,十分爽快,说道:“此计甚妥,便依你的计策行事。”

说完了正事,她起身便要告辞,他其实很盼她私下里跟自己说句话,但帐中人多耳杂,也不便说什么,直到他一直将她送到帐门口,她目不斜视,却道:“殿下腿上的伤,好些了吗?”

他不由怔了一下,他腿上不过划破点皮肉,早就痊愈,那日在太清宫舞剑,她不早就看到他行动自如,丝毫无碍了吗?但她既然这么客气地问起来,他也就客气地答:“多感校尉挂怀,已经好多了。”

她道:“这里有些伤药,送与殿下,愿殿下早日康泰。”

说着便示意跟在她身边的桃子,桃子却老大不愿意似的,噘着嘴捧出一只锦盒来,跟在李嶷身后的谢长耳连忙伸手去接,桃子却没好气,将锦盒掷在谢长耳怀中。

何校尉见此情形,不过嫣然一笑,带着桃子诸人,出帐归营而去。李嶷将她一行人送至辕门外,这才回转,摒退了众人,打开锦盒一看,哪里有什么伤药,盒子里只有一只牛皮护腕,他拿出来戴着一试,不大不小,正正好。他又摘下来翻来覆去地看,只见护腕里衬上绣着“拾柒”两个字,这两个字虽然笔划不算繁复,但亦不算少,字迹绣得勉强端正,里衬上更有一些针眼痕迹,八成是绣完嫌不好又拆过重绣的。他知道这护腕定是她亲手制作,心中又是甜蜜,又是得意,心想原来她除了会打仗,竟然还会绣花啊,可真是……太厉害了。

他喜滋滋的重又将护腕戴上,实在是无处炫耀,只好走到营中去,跟老鲍说话。老鲍却蹲在炊伕班中,正在琢磨怎么用粟米烙出饼子来,回头一看是他来了,不由大喜过望,招呼道:“来,来,快想想法子,缺油少盐的,又没有细白面,这饼子还没下锅呢,就散开了。”

李嶷看了一看,说道:“这可一时想不出什么法子。”见地上散着生火用的麦草,忽然灵机一动,说道:“拿这些麦草洗净了,编成蒲包,用粟米掺一半糜子面,用蒲包裹严实了,上笼蒸了,等凉了打开蒲包切成糕,不就成了?”

老鲍一拍大腿,说道:“哎呀,还是你机灵!”当下兴兴头头,把麦草拢了去洗净了,拿来编蒲包。李嶷也坐下来帮忙,他十指灵巧,不过片刻,一个圆圆的蒲包就编好了,搁在蒸笼里一试,果然正正好。老鲍却斜乜了他一眼,问道:“你这手腕上的新护腕,是哪里来的?”

李嶷假作浑不在意,说道:“友人相赠。”

老鲍抓着他的手腕,仔仔细细看了片刻,方才叹道:“你这小子什么运气,那个何校尉,会打仗倒也罢了,竟然还会针线。”

李嶷笑道:“我只说朋友送的,你为什么非要猜是她。”

老鲍摇了摇头,说道:“咱们军营里几千条汉子,哪个会做这么精细的针线,除了她,还能有谁?再说了,今天她不是带着人往咱们营中来了,她走了没多久,你就得意扬扬,戴着这护腕出来了。”

李嶷竖起拇指,夸道:“不错,察看十分仔细,剖析的也对。”

老鲍嗤之以鼻:“我要不是这么能干,你会把送袁鲜这种脏活累活都交给我?”

李嶷笑道:“押送个纨绔算什么脏活累活,再说了,这种事不交给你还能交给谁,你就别躲懒了。”

老鲍叹道:“这等促狭的伎俩,必是那何校尉想出来的计策。”

李嶷笑道:“虽是促狭,好用不就行了。”

老鲍上下打量李嶷一番,摇了摇头,说道:“你都被她带坏了,你从前打仗,不是这样的。”

李嶷道:“若用计能少死几个人,便是好计。”

老鲍道:“那个何校尉必是小气记恨,不然,为什么偏觉得我去合宜?”

李嶷道:“此事需得随机应变,除了你,其他人没有这般能耐。”

老鲍道:“呸,那个何校尉明明说的是,就那个鲍大哥合宜,长着一张贪图富贵的脸。”

李嶷哈哈一笑,说道:“虽是苦差,好歹人家也称你一声鲍大哥呢。”又指着那蒸笼道:“大不了,这蒸出来的第一笼糕,先给你吃。”

老鲍嘿嘿一笑,说道:“那行,说好了,这蒸出来的第一笼糕,就归我了。”

老鲍如愿以偿,吃到了蒸出来的第一笼糕,这蒸糕甚是香甜好吃,就是个头太大,老鲍要了第一笼自然不是独享,而是分发给黄有义等人。众人吃完切糕,抹了抹嘴,便拿了刀子,径直朝关押袁鲜诸人的帐中走去。

话说袁鲜等人这几日食不下咽,睡不安寝,每天战战兢兢,偶尔从看守口中得知,李嶷数次遣人去向那符元儿分说,那符元儿一口咬定,要杀便杀了袁鲜诸人,若想让他出降,断无可能。到了最后一次,符元儿索性连李嶷的信使都不让进城了,直接就令人在城楼上朝信使放箭,逼得信使回转。

袁鲜等人听说这般情形,忍不住捶胸顿足,号哭不已,只觉得自己活命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哪里还吃得下,睡得着?欲要逃走,看守又甚是森严,并无半点法子可想,因此每日只如笼中待宰之鸡,惶恐难安。

如此惶惶了几日,此时听见杂沓的脚步声直奔这边来,当然战战兢兢,魂不守舍。果然帐篷被掀开,一群人凶神恶煞地闯进来,为首的胖子横眉冷眼,一看就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这胖子一声喝令,当下众人一拥而上,拿绳索将众纨绔皆绑了手脚,拖出帐去。

袁鲜只道此刻便要丧命,吓得两行眼泪又流了出来,偏四肢发木,嘴角抽搐,竟似哭也哭不出来。待被拖出帐外,却又被人扔麻袋似的,往战马背上一扔,横着被驮在马上。不过片刻,众纨绔皆被绑上了战马。那胖子一声呼喝,众人押着这些纨绔,打马离营而去。袁鲜思忖,既然上马,应该不会是要杀自己等人,起码不会现在杀,当下悬着的心稍定,但转念一想,只怕这些恶人是将自己等人绑出去再杀,那可如何是好?

他心中害怕,眼泪滚滚而下,落在那马鬃之上,偏那战马疾驰,马鬃毛时时拂刺过他的眼角,将他双目刺得又痛又肿,他何时吃过这等苦头,只觉得苦不堪言。

等驰出大约四五里,刚近一片山林,天色就阴沉下来。袁鲜身份贵重,却是显为首领的那胖子亲自押送,那胖子牵着袁鲜的马缰,看了看天色,骂骂咧咧道:“眼见就要下雨了,这雨一下起来,冻死个人!”

03

另有一个满脸横肉的汉子道:“不如寻个避雨的地方,下马生个火,先吃了晚饭再说。”

那胖子点了点头,在山林边搜索一番,竟然还真让他们寻得了一间破庙,说是庙,不过是东倒西歪一大间茅堂,顶上盖的茅草腐去了七七八八,连椽子都露了出来,但好歹地方算是宽敞。众人进了破庙,拾柴生起火来。刚生火没多久,果然乌压压一阵大雨,稀里哗啦就降下来。这深秋之雨最是缠绵,一时下得淅淅沥沥,寒气侵衣,看那雨势,一时半会儿却也走不了了。这破庙之中,屋顶破败,处处漏雨,那胖子咒骂不止,只能拣选稍干之处歇坐。

镇西军众皆从怀中掏出食物,围火而食。袁鲜借着火光一看,众人吃的似乎是一种甜糕,色泽金黄,看着甚是美味,他衣裳被漏雨淋湿了大半,又冷又饿,闻得那糕被火烘出的香气阵阵传来,不由肚子“咕噜”一声。

众纨绔虽然被擒,但镇西军这几日也没饿着他们,此刻方才尝到冻馁的滋味,人人眼巴巴看着火堆旁的镇西军兵卒大口吃着甜糕,却也不敢出声讨要。

那胖子吃完了糕,用手背抹了抹嘴,他身旁一个贼眉贼眼的镇西军兵卒问道:“鲍大哥,咱们真的要把这些人押送给定胜军吗?”

袁鲜这才知道这胖子姓鲍,只听那姓鲍的胖子幽幽叹了口气,说道:“皇孙殿下不愿意将这些人交给定胜军,我们又何尝愿意呢?不过崔家定胜军眼下在洛水的兵多,咱们没法子罢了。”

袁鲜眼中贼眉贼眼之人,正是钱有道,他用骨碌碌的小眼斜乜了袁鲜一眼,只吓得袁鲜垂下头去,不敢再看他。钱有道却扭头,对火堆边的胖子道:“鲍大哥,我替你不平,你是镇西军中的老卒,一身病痛,这种下雨天押送的苦差事,偏又交给你。”

那姓鲍的胖子垂头丧气,说道:“谁叫我得罪了小裴将军呢,我可不得被打发干这种苦差事。”

当下镇西军众人七嘴八舌,皆出言安慰那姓鲍的胖子,袁鲜听得分明,从众人言语之中,拼凑出来龙去脉。原来这老鲍乃是镇西军中的老卒,立过战功,本应升为郎将,偏他性子执拗,一次执行军法之时得罪了裴源。那镇西军原本是裴献亲率之师,得罪裴源可不就等于自毁前程,因此什么美差好事都轮不到他老鲍,下雨天押送这种苦差,偏又交给他。袁鲜出身世家,久在富贵,耳濡目染皆是官场上下各种勾心斗角,曾听得无数这般挟私报复的事体,心想这胖子得罪裴源,那可确实大大的不妙,无甚前途可言。

这胖子老鲍显然深受排挤之苦,忍不住牢骚:“跟着皇孙打到洛水,纵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此待我,真令人寒心。”

众人又七嘴八舌一通安慰,原来这老鲍家里还有老母弱弟,七八口人张嘴吃饭,偏镇西军粮饷断绝,已经足足有数月不曾发饷,老鲍为钱财甚是发愁。一说起这话来,那些镇西军兵卒人人牢骚不绝,他们不敢提及皇孙,人人却指桑骂槐,皆道当兵吃饷天经地义,上面竟然克扣粮饷,实不能忍。

老鲍幽幽叹了口气,说道:“早知今日,还不如去投了定胜军,我听说定胜军粮饷充足,每隔三天,士卒都可以吃肉呢。”

当下众人又议论起定胜军来,这个说定胜军的甲胄好,那个说定胜军的轻骑实在光鲜,还有人说亲眼看到定胜军给马都喂豆料,惹得众人啧啧艳羡不已。

他们这般说着话,那老鲍扭头看见被缚在一旁的袁鲜等人,叹了口气,说道:“他们被送到定胜军中,只怕那崔公子发觉对符元儿招降无用,定然也会将他们杀了,都是可怜人,给他们一块糕吃吧。”听老鲍这么说,便有镇西军几名兵卒从火堆边起身,拿了糕来,分与众纨绔。

袁鲜和韦谿对望了一眼,两人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线生机。当下那韦谿大着胆子,战战兢兢地开口,先叫了一声“鲍将军”,言辞恳切,却是多谢他送糕。那老鲍浑不在意,只挥了挥手,那韦谿便胆子又大了三分,说道:“愚生有一句话,想说与将军听。”

那老鲍想是见他这么一位世家公子,却客客气气称自己将军,当下笑道:“没事,你说。”

韦谿胆子又大了五分,说道自己家居洛阳,家中豪阔,财帛无数,只要老鲍等人将自己等人放了,必然奉上万贯为报。那老鲍听完,却连连摇头,说道:“这不行,我们镇西军军法甚酷,放了你,我们这里所有人无路可走,都要被砍头的。”他顿了顿,又斜乜了韦谿一眼,说道:“再说了,你们现在身上又并无钱财,总不能我们凭空就信了,冒着砍头的风险放走你们。”

那韦谿听他这么说,忽然福至心灵,说道:“愚生但有一策。不如将军将我等送回洛阳,我等必然在大都督面前,为诸位争得高官厚禄。大都督求贤若渴,对投诚之士极是善待,说不得,鲍将军你可以得个刺史做做呢!”当下指着袁鲜道:“这是大都督的内弟,绝不能诓骗将军。”

那袁鲜拼命点头,说道:“大都督素来爱才,就那符元儿本是给大都督牵马的奴隶,大都督都封他做洛阳刺史,若得了鲍将军这样的人才,定然欣喜万分,委以重任。”

那老鲍沉吟不语,火光映着他的脸,神色变幻。破庙之外,雨声如注,下得一阵紧似一阵,哗哗有声,屋顶破处漏雨之声,淅淅沥沥不绝。袁鲜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盯着那老鲍,不知该如何诱劝才好,深知能不能活命,便在此人一念之间。

火光飘摇之间,老鲍忽然摇了摇头,袁鲜一颗心直直地往下沉,只觉得如堕冰窟。只听那老鲍道:“符元儿都说了,叫我们一刀把你们都杀了,他好似不怎么在意袁公子的死活。”他看了袁鲜一眼,似乎颇为不安:“我们要是跟你们一起去洛阳,只怕还没进城,就被符元儿放箭射死了。”

袁鲜终于明白他的顾虑,想到符元儿那人冷酷无情,还真的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因此咬牙又言道:“鲍将军,洛阳城安喜门的守军乃是我袁氏从前的家将,他定然是会开门放我进城的。将军若是不信,咱们悄悄潜行至洛阳城外,到时将军随我入城,符元儿若真的不肯任我举荐将军,咱们便径直夺了他的印信,遣快马去报知大都督,定要替鲍将军争个刺史做做。”

那老鲍神色游移不定,思前想后,似乎难以决断。庙内只听得火堆之中,柴烧得噼噼啪啪,火苗摇动,映得那老鲍脸上忽明忽暗,神情犹豫不决,又过了片刻,方才冷声道:“这莫不是你们的计策,将我等骗入洛阳城中,待进了城,你们翻脸把我们全杀了,如何是好?”

韦谿咬牙道:“将军可将我二人绑在身侧,若有不对,将军一刀杀了我们便是。”

老鲍听到此处,终于一拍大腿,说道:“好,就信了两位公子!”当着袁鲜等人的面,又与镇西军众人商议,袁鲜等人不断许以财帛官位,众人皆言道在镇西军中无粮无饷,受尽委屈,不如投奔洛阳,若能得个一官半职,那才是正经前途。

于是待得雨势稍缓,众人再带着袁鲜等人上马。这老鲍也十分仗义,说道自己平日最好博戏赌钱,今天便是一场泼天大赌,也不绑袁鲜了,连众纨绔都不绑了,信就信到底,相信袁鲜等人会带给自己一场泼天富贵。当下客客气气,口称国公,延请袁鲜上马,袁鲜心中感动,心道这等豪爽的汉子,比起符元儿那个无情小人,真不啻天上地下,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自己要让亲姊替此人争得一个上好的官衔。

一行人悄悄潜行,直到洛阳城下。天色已晚,四野俱黑,只有城楼上灯火依稀。袁鲜也不敢贸然叫城,反倒是那老鲍,想出一个法子,令袁鲜写了一封书信,缚在箭上,老鲍张弓搭箭,竟然将这支绑着信的箭,直射入城墙之上。那袁鲜见此箭如流星一般,直入半空,准准落上城头,不由瞠目结舌,过了半晌方才道:“将军好本事。”

那老鲍嘿嘿一笑,说道:“国公既然许我做刺史,我当然有些本事,不然自己丢脸是小,失了国公相荐的颜面,那就不好了。”

袁鲜听他这样说,甚是称意,心中又想,这个人不仅有本事,而且知晓分寸,自己确实招揽了一个极好的人才。

话说城楼上的守将姚绩,正是袁氏家将出身,见得射进城上的书信,心下大惊,但又难辨真假,不敢擅开城门,思前想后,叫人将自己从城墙上用吊篮缒下来,待见得果然是袁鲜,顿时又惊又喜;见了镇西军服色的老鲍等人,当然又是惊疑不定。

袁鲜将自己劝降老鲍等人的来龙去脉细细说了,听说要开城门让老鲍等人进城,姚绩不免犹豫。老鲍却甚是倨傲,一见姚绩似有所疑,便对袁鲜说道:“国公许诺富贵,我老鲍心领了。现在国公已经到了洛阳城下,我等却不能入城,今日便是我赌错了,愿赌服输。”

那钱有道更是啐了口唾沫,说:“还说自己是国公呢,原来是个说话不算话、只会骗人的玩意儿!”

老鲍冷笑一声,拉着钱有道等人,转身便要离去。袁鲜心下大急,心想如此有本事的人,可不能让他们走脱了,而且自己出城被俘,大失颜面,好容易说服了一队镇西军来归降,本可有功,这功过相抵,说不定反倒功劳更多些,若是让老鲍等人走了,自己灰溜溜的进城,那符元儿趾高气昂,怕不立时就欺负得自己头也抬不起来。

韦谿见老鲍等人要走,也心下惶急,他的想法与袁鲜不谋而合,尤其他想到是自己撺掇袁鲜带私兵出城,袁鲜乃是孙靖的妻弟,脱险归来,符元儿八成不敢杀袁鲜,可自己这条小命就难说了,没准儿符元儿会杀了自己出气。那胡儿乃是孙靖爱将,又是洛阳刺史,真要杀自己,还有人敢阻拦吗?但若是自己与袁鲜能带着这投降之军归城,说不得有些功劳,可保全性命。当下领着众纨绔,拦在老鲍等人的马前,苦苦劝阻。

袁鲜逼着那姚绩立时打开城门,又哭诉姚绩当日本是白丁,自己的父亲对他恩遇隆重,没想到今日竟负义背信。姚绩焦头烂额,又观老鲍等人神色,竟然昂然欲走,显然并无半点入城之念,一时犹豫不决。袁鲜见老鲍拉开韦谿,便要纵马离去,心下一急,竟然拔出姚绩的佩刀,横刀颈中,说今日不如死在此处。

姚绩无奈,心想这一队归降的不过数百人,城中有守军数万,自己这处安喜门的守军,亦有千人,允这几百人进城倒也无妨,若有不妥,待这些人进城之后,再细细搜检便是,便令城上开门。袁鲜见城门缓缓打开,这才破涕为笑,延请老鲍入城。老鲍此时也转嗔为喜,口称国公义气,拥着袁鲜,进了城门。

待一进城门,老鲍便立时拿住了姚绩,镇西军众人迅疾如霹雳,取出木楔诸物卡住城门门扇,但闻一声唿哨,城外忽然漫山遍野涌出无数人马,皆向城门涌入。

姚绩一被拿住便知不妙,待见这千军万马涌入城门,心下大骇,不过片刻,九门预警,城头燃起熊熊的火光,原来是镇西军与定胜军早就一起埋伏在城外,此刻夺门而入,瞬间就控制了城墙。

符元儿还没睡。他常年军伍,便是幕天席地也睡得着,偏今日辗转难眠,正想要不要更衣去城头巡查一番,忽然听到杀声震天,忙起身着甲。方披挂停当,荀郎将也冲进堂中,告知镇西军与定胜军不知何由赚开了安喜门,大军已冲入城中。

符元儿心下震动,他久历军旅,思忖片刻,喟然叹道:“安喜门守将乃是袁氏的家将出身,李嶷拿住袁鲜,想必是用计诳开了安喜门!”

不过一瞬,他便沉声道:“牵马,随我迎敌。”

城中守军虽多,但镇西军与定胜军骤然入城,守军大多还在熟睡中,便被镇西军与定胜军冲进营房,一片混乱之中,守军惊惶失措,更兼不知是谁四处大喊裴献率十万大军杀到,裴献何等威名,那些守军黑夜之中哪能分辨,斗志皆失,常常成队的就降了。便有不降者,老鲍等绑了袁鲜诸人,这些皆是城中世家子弟,洛阳守军大多将领,皆是这些纨绔父兄的下属,或是由这些纨绔父兄荐到军中,老鲍用刀架在这些纨绔颈中,命他们喊话劝降,弃械认降者,十之七八;便有一二冥顽不灵不肯降,也尽被定胜军和镇西军杀了。

符元儿率人苦战一夜,城墙早就被镇西军与定胜军控制,城中各要紧处,亦皆被劝降接管,分明大势已去,符元儿却不肯逃走。待得天明时分,李嶷得报,符元儿带着几百亲卫被堵在坊中,却仍负隅顽抗。

此时天已大亮,定胜军与镇西军全军皆已入城,李嶷正待要去劝降符元儿,忽又闻报,崔公子带着定胜军后营人马亦往此处来了。他便驻马在街口稍待。

过得片刻,只见崔公子被定胜军轻骑簇拥而来。有段时日不见,只见这崔公子脸色苍白,似又消瘦了几分,想是他那旧疾又发作了。崔公子从来甚是客气,见了他便在马背上拱了拱手,称了一声“殿下”,李嶷目光在他脸上一绕,已经看到他身后的何校尉。她今日也着了全甲,盔帽下只露出半张脸,却甚是英武。

当下两支人马会合,一起往坊中去,待行得近前,只见遍地狼藉,横七竖八倒着无数尸体,辨其服色,有定胜军也有镇西军,但绝大部分皆是符元儿的亲卫。

符元儿已经穷途末路,被众人逼在坊间一处墙角,他满脸污血,箕坐墙前,手里还紧紧抓着刀,那刀本是一把精钢好刀,砍杀一夜,血水直将刀柄上的红缨皆染作褐色,刃上也崩出了细小的缺口。符元儿握着刀,靠着墙呼哧呼哧喘着粗气,显然已经精疲力竭,但目光仍如鹰隼,盯着李嶷等人的一举一动。待李嶷与崔公子二人皆下马,他忽地哈哈大笑起来,笑得两声,忽然嘴中喷出一口血,呛得他咳嗽不止。

崔公子走得近了,这才看见这符元儿胸腑间有极深一道伤口,血正涌出来,但符元儿浑不在意,只是看了看李嶷,又看了看崔公子。

李嶷便上前道:“符公,这是崔倚的公子崔琳。”

符元儿抬眼又看了崔公子一眼,问道:“你们是怎么赚开的城门?”

崔公子便淡淡的将如何与李嶷合谋,令老鲍等人作戏,诓得袁鲜深信不疑,逼得姚绩开门,两军趁机冲入城中等等讲述了一遍。

符元儿点了点头,说道:“这计策是你想出来的罢?”

那崔公子微微一怔,符元儿却用手中刀指了指李嶷,说道:“他打仗,大开大阖,不是这种作派,陷杀庾燎才是他行事之风。利用人心赚开安喜门这种诡奇的计策,定然是你想出来的。”

那崔公子倒也坦然,说道:“是我军中校尉与镇西军商议出来的。”

符元儿又抹了一把胡子上的血,说道:“你麾下有这般人才,其志不小。”

崔公子听他这般言语,知道他仍在做最后的挑拨,于是微微一笑,并不再多说什么。

符元儿忽又失声,笑了起来:“很好!将来这天下,是你们这等少年英杰的。”他勉力举起刀,遥遥指了指李嶷,又用刀勉力指一指崔琳,说道:“等到你和他争夺这个天下的时候,该多精彩啊!可惜,我看不到了!”言毕,横刀往自己脖子上一勒,鲜血喷洒,顿时气绝倒地。

李嶷等人见符元儿不肯逃走,知他早已存了死志,见他横刀,也皆知抢救不及,只得眼睁睁见他自刎而亡。

符元儿一死,城中守军皆已尽降,李嶷、崔琳命人厚葬符元儿,然后是受降、清点城中要紧之地等等诸事,忙碌不提。

话说洛阳这样一座大城,又是国朝的东都,既然收复,不论镇西军还是定胜军,都欢欣鼓舞。依约便由定胜军入城驻扎,而镇西军则退出洛阳城外扎营。

洛阳与西长京相距不过八百余里,洛阳失陷的消息,却是由快马驰道,送入西长京。又因为孙靖离京去了陇右,再由西长京派出快马疾驰,送至陇右军前。

孙靖得知洛阳失守,符元儿战死,痛心不已,只将那袁鲜恨得衔骨,他的一个心腹谋臣辛绂便劝道:“洛阳既失,却不宜杀袁鲜,以免动摇袁氏阖族之心。”

孙靖吸了口气,忽道:“梁王是不是还有两个儿子?”

那辛绂点了点头,说道:“此二人封邑皆在江南道,当初承顺帝万寿之日,诸王、王孙皆入京祝寿,此二人却未奉召,不能入京,可见同他们的父亲梁王一样,不甚入承顺帝之眼,也因此这二人并未于万寿宴上伏诛。”他提到先皇,径直以年号“承顺”代之,显得颇不客气。

又言道:“梁王长子名李峻,次子李崃。自大都督举事,李嶷陷杀庾燎大军,震动天下,这两人虽庸碌,在江南道也被拥护起来。江南道的那群蠢材,还以为这两人也像李嶷一样,堪可领兵一战呢。此二人携江南诸府兵大概万余人,被陶昝领兵堵在江淮之南,不得北上。”

孙靖若有所思,问道:“这两个都是什么脾气禀性?”

辛绂道:“李峻乃是梁王原配所出嫡长子,养得骄狂;李崃乃是梁王宠妾潘氏所出,其人甚是有些小气狭隘。这两人都不知兵,没什么过人之处。”

孙靖点了点头,说道:“派人告诉陶昝,放这两个人带兵过江。”

辛绂一时愕然。

孙靖冷笑:“既然都姓李,他的两个哥哥,可从名义上比他更有资格做那个什么‘平叛元帅’。放他们过江,诱而歼之,把他们俩生擒,然后用他们俩去换袁鲜,看那李嶷是换还是不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