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7章 孔子的学习之法!(2 / 2)

儒道至圣 永恒之火 1355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在圣元大陆也好,在华夏古国也好,每个学生都必须要认清一件事,学习的目的不是通过考试,而是丰富知识,是获取能力,是在生存,是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

太多的学生在孩童少年期接受错误的教育,以为学习就是应付考试,最终即便学有所成,得到良好的教育机会,却陷入迷茫,稍有挫折便无法克服,浑浑噩噩。就算后来意识到自己当年犯下巨大的错误,却在巨大的惯性推动下难以静下心来重新学习,人生自然无法进步。

在很久之前,方运就决定要给所有学子一个清晰的认识,即便大部分学子未能看透学习的本质,至少早早被点出来,对其人生有一定的修正作用。

方运这些年早就阅遍圣元大陆所有版本的《论语》疏注,同时还阅尽华夏古国相关书籍,对《论语》的理解早就登堂入室,有了自己的见解。

早在晋升二境大儒后,方运已经感受到自己的实力达到一种瓶颈,意识到自己可以晋升三境,但再往上非常困难,心有所感,反复阅读《论语》,最后被孔子所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吸引,反复揣摩,恍然大悟。

这三句话不仅在圣元大陆,连华夏古国也几乎人人都知道,可真正能看透之人,也就是达到“举一反三”的境界的人,少之又少。

默而识之,是第一步,就是最基本的阅读和记忆,即便是死记硬背也无所谓。

学而不厌,表面意思是学习而不厌烦,但意译则应该是学习不能有局限性,必须要有广度,同时在擅长领域有深度,反复学习。

最后的诲人不倦,方运一开始只以为是孔子的教学之法,但经过揣摩才明白,这根本就是学习之法!

“诲人不倦”的重点不是教导人,而是后面的“不倦”,是要不疲倦和不藏私地教导他人或者说分享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对知识学问掌握得更加透彻和牢固。

方运当时悟透之后,立刻想起后世曾有人研究,听讲和初步学习只能获得少量的知识,不过十之一二,并不牢固,因为大部分所学会遗忘消失。

只有经过复习之后,才能牢固获得一定量的知识,也不过十之二三。

可若是用教导或交流的方式把所学和所复习的知识说出来,那么获得的知识不仅多,九成甚至满十成都有可能,而且非常牢固。

数千年前的孔子,就已经知道这个道理并一直运用!

方运越读《论语》,越发现这本书最精华的部分是学习之道,其余无论是仁义礼智或政等,皆是细枝末节。

《论语》便是一部授人以渔的神书。

所以方运决定在以后的方氏学院中开展学习、复习与讲授三步法,而让学生讲授虽然最耗费时间,实行起来也有困难,但却能让其获得巨大的进步,可以在重点知识方面使用。

大不了让孩子去讲给家长听,不管家长会不会认真听,让孩子在那里讲就是一种极佳的学习方式。

讲授并非只是说话这种单一行为,而是复杂连续的行为,还包括最关键的挖掘记忆和强化知识。

正是学到这一点,方运始得教化圣道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