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李缜绝望地大叫着,但拉弦的手,已经既酸又麻,手指还被弓弦划破,鲜血淋淋,但即便如此,却还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吴珍三人,被蕃兵逐一砍杀。
蕃将弯刀高举,直指七星楼,怒吼一声,刚欲起步,却只听得箭啸又响,急忙挥刀格挡,但还是迟一步,刀刃只是将箭杆劈断,但箭尖仍旧“碰”的一声,射入铁甲。强大的冲击力,令蕃将身子一退,紧接着第二箭便至,蕃将又后退一步
但令李缜和荔非守瑜难以置信的是,蕃将晃了两下后,竟是重新站定,那弧度极大的嘴角,分明是在狞笑!
荔非守瑜扔掉弓,抽出横刀,再拿了面刀盾:“我去挡一阵!”
李缜见两箭不穿,便转换目标,弓弦一响,一名蕃兵应声而倒。
此时,蕃将已经便扑向迎面而来的荔非守瑜,两人战成一团,而余下的蕃兵,却尽数直扑西南面的城墙而去!
李缜大惊,急忙对着蕃将又是一箭,这一箭,正中蕃将的后背,但没想到,蕃将仅是向前一扑,但他实在太过强壮,向前扑的同时,还能挥刀格开荔非守瑜的刀。站定后,更是飞起一脚,踹中荔非守瑜的圆盾,将荔非守瑜整个儿踹得倒飞数步,摔倒在地。
李缜猛地跺脚,伸手去箭壶中取箭,却抓了个空。低头一看,竟是箭矢已经用光!急得他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只好跑到七星楼的西北面去拿箭。就在他弯腰取箭的刹那,眼睛却被金光一照,、心中一突,抬头一看,原来是那把六石弓上的金饰,在火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
见到六石弓,李缜有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一把将它夺来,再抢来一支重箭。此时,那蕃将正将荔非守瑜压在身下,血光闪闪的弯刀离荔非守瑜的脖颈,只有一寸之遥!
“咻”六石弓的弦声,有如鹰啸,震彻山间。蕃将后心中箭,当即向前一扑,倒在地上,巨大的身躯,刚好埋住了荔非守瑜。
李缜也不顾上荔非守瑜,扔掉巨弓,抽出横刀,直杀向城头。此时,那五六名蕃兵正被阻隔在城墙楼梯处,但由于他们都是百里挑一的勇士,因此尽管护具稍有劣势,但已占有上风。好几名唐军死在他们的刀下,鲜血将整条楼梯染得通红。
眼看着蕃兵就要杀上城头,要是被他们冲了上去,甬道处的唐军必然阵脚大乱,城外的吐蕃兵再一拥而上,大方台城的陷落,将无可避免。而这一切,李缜虽然看在眼里,但却无法阻止,因为他离这几个吐蕃兵,还有二十余步!虽然很短,但已足以区分生死。
所幸就在这危急一刹,杨景晖赶到,手中的狼筅向下一押,正好塞住了甬道。吐蕃兵大声辱骂,猛劈猛砍,甚至不惜自己的身体被狼筅所杀,也要往上顶。但奈何这狼筅,就像一张网一般,让他们既使不上力,也不能躲开!
李缜抓住机会,三两步冲了上去,横刀一旋劈开一名蕃兵的护身皮甲,带出一连串的血珠。那蕃兵受痛,转身,蹬腿,完全不管李缜的横刀正刺向他的腹部,就这样扑向李缜。
“嘶”横刀穿腹而过,吐蕃兵的嘴中,也立刻喷出红黑色的血珠,但他的身躯却在重力的作用下,压向李缜,李缜哪里受得住这泰山压顶的一击?当即向后倒去,两人“砰砰砰”地滚下楼梯,卷起一路的泥尘。
落地之际,李缜看见了荔非守瑜,后者提着一杆长枪,快步冲来,而那长枪杆上,挂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
荔非守瑜就像一堵墙,从下而上,杨景晖则从上而下,两人合力,依靠长兵的优势,一点点地,将几名蕃兵的生存空间压榨殆尽,而后尽数消灭。将这几个蕃兵杀死后,荔非守瑜又冲上城头,后面的,李缜就看不见了。但他却听得很清楚,壮汉上去没多久,城头上的金戈声便渐渐便得稀疏,谩骂声也越来越微弱,最终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耳畔,只剩下那山区特有的,寒风的尖啸声。
董延光猜得没错,石堡城的求救信号发出后,盖嘉运仍不以为意,就连振武军派来的求援的信使,都被他挡在公馆之外。所幸此时,陇右道河西黜陟使韦恒巡查至河西。于是,信使们便一起找到他。韦恒立刻上书圣人。圣人得知后,龙颜大怒,下诏将盖嘉运革职。同时任命检校司农卿皇甫惟明为陇右节度使,领兵救援石堡城。
吐蕃赞普得知后,一面调兵抵御,一面派出军中最为勇猛的武将铁刃悉诺罗,沿着三面悬崖中,坡度最缓的一面,试图突入石堡城,抢在这最后关头,一击成功。不曾想,这疯狂的一搏,还是以失败告终。
铁刃悉诺罗的死,沉重地打击了吐蕃军的士气,全军上下,似乎没有人仍然相信,此次能够夺回石堡城。甚至有一种可怕的传言称,是他们惹怒了神灵,所以神灵才会在进攻开始之前,赐给唐军一种可怖的兵器,这种兵器无法抵挡,无法克制,就如同格萨尔王的枪和盾那般。
传言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广,就连新调来的部队,都知晓了。因此哪怕是最勇猛的武士,在登上鹅车时,也吓得双腿发颤。再加上唐朝的援军确实越来越近了,而且领兵的,还是早已在西域扬名的皇甫惟明。因此。赞普只好下令退兵。以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