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的马车上。
“我平时 就这么教你的?”蒋氏忍无可忍, 一到车上 就发了火。
商芸菲哭道:“我看得清清楚楚,她 就是被德郡王染指了,才不是什么玩笑。”
“所以, 她跟平阳侯世子定不成婚, 平阳侯世子 就能高看你一眼吗?”蒋氏要气疯了,要不是顾忌着车夫,顾忌着外人,她几乎 就要吼起来了。
“我又没跟别人说, 就跟芸若说了一嘴。”商芸菲不服气。
“她表姐平宁县主是什么样的人, 你不知道?”蒋氏反问,她的指甲扣着手心, 掐出血印子来了。
平宁县主是永乐长公主的大女儿, 对平阳侯世子的心思人尽皆知。
商芸菲不说话了。
蒋氏闭上眼,心想,到底是老杜家的姑娘,掐尖好强,小心思也多,养这么多年都养不过来。罢了, 就萧复吧, 恶人自有恶人磨。
卫国公府离永嘉长公主府不远, 商云彦邀请商澜回家用饭。
商澜不想看到商芸菲姐妹, 但又想瞧瞧小侄子, 便欣然应允了。
几辆马车在卫国公府侧门先后停下。
商云彦把缰绳交给高幸, 他亲自把蒋氏从马车上扶下来, 看都没看商芸菲。
商芸菲的眼泪围着眼圈转,却没有哭出来,而是看向商澜。
商澜自已从车上跳下来, 径直追上蒋氏,笑嘻嘻地进了侧门。
商芸菲跺了跺脚。
商芸若走上前,道:“大姐,挨骂了吗?”
商芸菲道:“谁让你嘴欠的?”
商芸若轻笑一声,“大姐,你这样 就没意思了吧。”
商芸菲道:“本来我也没什么意思,别忘了,我可是被皇上指给了英国公世子。”
商芸若变了脸——虽然把此事嚷嚷得全世界都知道的人不是她,但她与平宁县主的关系摆在哪里,只要商芸菲有嫌疑,她 就一定牵扯其中。
平宁县主的名声可以不好,但她 就不太妙了。
她有些后悔了。
蒋氏一回府, 就把二太太黄氏喊了过来,把齐三的事如此这般一说……
黄氏也变了脸,“大嫂,芸菲要是厚道, 就不该告诉芸若,这孩子心思太多,她已然定了亲,日后这种宴会 就别让她去了。”
蒋氏道:“二弟
妹,在这件事上,她们姐妹半斤八两,你 就不要推诿了,一碗水端平,两个孩子都禁足两个月,你以为如何?”
黄氏道:“那孩子的名声……”
蒋氏叹了一声,“此事的关键还在平宁县主身上,问题不大,过去 就过去了。”
黄氏“啧”了一声,“齐家 就这么算了?”
蒋氏道:“怎么会算了呢,永嘉长公主禀报皇上,一定会给齐家一个交代。”
黄氏摇摇头,一个要娶,一个不嫁,事情又不算大,还能怎地?
……
午饭时,商澜没见着商芸菲,一顿饭吃得风平浪静、顺心顺意。
下了桌,蒋氏邀她去起居室坐坐。
“云澜,这件事你办得不好。”蒋氏坐在贵妃榻上,亲亲热热地拉上商澜的手,“德郡王是皇上最小的弟弟,关系虽不算好,但也比跟外人亲,你这样揭穿他,母亲怕你将来吃亏。”
她的手有些潮热黏腻,商澜被抓的不舒服,又不好抽出来,只好尴尬地笑了笑,“六扇门干的 就是得罪人的活儿,得罪了也是没办法。”
“那 就别干了吧,母亲给你找个好人家,咱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不好吗?”蒋氏的声音逐渐大了起来。
她现在走到哪儿都有人问起六扇门,问起商云澜,她们要么不怀好意,要么存心猎奇,搞得她不胜烦扰。
商澜把手抽出来,说道:“母亲,女人过日子也不只有生儿育女一种方式,您不觉得这后院的天空太狭窄了吗?”
不待蒋氏想明白,她便起了身,“折腾一上午,您也累了,好好休息,我去看看钰哥儿。”
蒋氏没拦着,她看得出来,只生不养的女儿对她只有面子情,她的话,商云澜根本不会听。
商澜开开心心地陪钰哥儿玩了一会儿,下午继续潜伏去了。
五天后,商澜把组员召到家里,对四个重点对象做了一下总结。
李承祖(四十二岁商人),叶鹤荣、孟永辉经常出门,黄启越只出来一次。
经常出来的三个人生活有规律,出门时间固定,去的地方也基本固定,都是去铺子——不是自已的铺子, 就是别人的铺子。
黄启越一出来 就是一天,先跟朋友喝茶,去文房铺子,买书,用中饭,下午还去
花间楼坐了坐。
调查内容不少,实际上一无所获。
谢熙说道:“老商啊,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
刘达、刘武、王有银期待地看着商澜,希望商澜拿出一个更好的法子来。
但事实是,商澜也没有什么好法子,只能继续盯。
她说道:“既然现在没有别的案子,咱 就当放假了吧,该潜伏继续潜伏,累了 就歇歇,关键还在密码上,大家开动脑筋,看看有没有什么想法,什么都行,都可以说说。”
商澜已经研究完抗倭将领的密码了,那是反切码,用前后两首诗的声母韵母叠加的方式组成新字,现在可以确定,并不适用于这三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