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抢女人,挑大官杀,杀的越多燕军自己就立越多的功。
结果燕军进城后,其实连这一万燕军也十分懵逼,他们在常子龙和赵思齐的带领下进京后,看见这里的人穿金戴银跟大肥羊一样没人看守。
不少燕军承认自己想动手抢点东西,不过也只是想想,他们还不想为了点小钱丢掉自己新燕军的身份。
比起钱财,他们军人还是觉得荣誉最重要。
随即常子龙就接到了尚京唯一留下来的老丞相卯丁的降书,卯丁跪在地上交了降燕书。
常子龙接了后边要拆开看看,旁边的赵思齐却阻拦了他,并且双手将信托举起来,他客气地对舆国丞相道:“卯丞相,晚辈燕臣赵思齐有礼了。”
“此份投降书我必亲手递给王爷。再由王爷上递给我们大燕的天子。”
卯丁最后沉下头,感激道:“燕国不愧为礼仪之邦,天上之国,降臣愿意归依大燕。”
赵思齐听后,他松口气了,因为他很清楚这个尚京能不能像现在那么安宁就全靠这个没有临阵脱逃的舆国丞相了。
舆国丞相为舆国三朝贤臣的美名,赵思齐从前也听过不少,但一直没见过,现在看见眼前这位老人,他既得到满足又十分无奈。
无奈的是他们是敌国臣子。否则,他想拜这位老先生为师。
之后赵思齐让燕军不得靠近丞相府附近的地区,甚至派了五百多人保护卯丁。
而尚京也似乎随着卯丁的安危,人心也逐渐沉淀下来。
赵思齐见此,心想,他果然赌对了。虽说他们燕军不必怕现在的尚京,但能够少做点牺牲还是好事的,毕竟他们对尚京不熟悉不是本地人,哪怕再厉害也会敬畏熟悉当地,那些难缠的小鬼。
现在卯丁的安全了,尚京暂时没有大乱。
赵思齐也不会让尚京大乱,尤其是常子龙,他听说卯丁这么重要后,反而亲自要去守着卯丁。
卯丁看见燕军这位年轻有为的总兵在自己府内住下,除了一日三餐出来,其他时间,他都是在训练自己,要么就是在看一本他没见过却很新奇的兵书。
常子龙甚至很热心告诉他,他算是大燕天子的门徒,他手里的书都是天子亲自册定的。
卯丁开头还不信,后头,他偷偷瞄了几眼后,再结合舆军前方失势的境况下,他不得不承认这是另一种层面上的孙子兵法。大燕天子果然是奇人诞世,也难怪燕人上下都奉女帝为神明。她确实很神奇,并且亲手为大燕带来了盛世的气象。
只可惜这气象落不到他大舆头上,他大舆的天子甚至还逃到水京那种偏僻的地方去了。
恐怕在新燕军这种猛烈的攻势下,水京也逃不了多长时间了,就要沦为燕地了。
与此同时。
燕军攻占了舆国国都尚京的消息传回内地时,燕民们举国欢庆起来,民间生机勃勃,百姓们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微笑。
他们燕人果然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神兵军队。
尤其是在陛下的引领下,他们燕人很快会成为下一个梁朝,一统九州园,然后燕人的朝代会名留青史,千秋万代。
燕人们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可以在全九州横着走,以后九州园之下都是燕人的土地,他们出去做生意游玩也不会再受到层层剥削,层层的打压了。
甚至很多燕人想起自己经商去舆国的时候,不仅没赚到钱,钱还被那帮流氓给抢光了。现在好了,大半个舆国破了,以后他们再遇到委屈,也有他们燕人的官帮他们了。
晚上的时候,燕国多地一度还将国破尚京日变成了一个游街会,举办游街会的城镇多数是民风比较开放的时候,男男女女都能在大街上走着,谁看中了眼就互相搭桥。
等次日的时候,燕国又传来一个消息,那就是时隔二年半修建的两林到江淮的轨道,终于要在今天通车了。
早就接到消息的商人们纷纷去赶第一波车,去体验一下新轨道的服务。
两林地区的意林大道,聚集的商人们,他们发现两林地区的轨道和京城的不同,这个似乎不是单车的,而是带着整个车厢,前面则是一大帮车舵手在各自驱动位置上等候着。
等一百多个人上去后,他们发现前面有一截车厢还烧着炉子,炉子上面的水汽罐子连着一个引擎,这个引擎以不慢不快的速度驱动着前面的舵手,只要舵手累了,可以休息一下,通过这些炉子的水蒸气的推动走,但水蒸气驱动下走的很慢,就跟牛车一样。
在车一个工部的匠师就告诉他们,这个水蒸气引擎还在发明中,还没有完善,但是他们已经掌握了一部分气的驱动,正好试车的时候让这点水蒸气代替人力,总比停下来好。
商人们就纷纷称奇,虽说水蒸气只能帮忙推动半刻钟,可也足够舵手们休息了。
一□□使下来,总共有一百三十里,比京城的时速二十多里要快多了。
商人们也第一天见识到,这个快车的速度,原本一百里需要走三五天的路程,现在只需要一天就到了,对他们来说简直是非常高的效率。
于是商人们纷纷高价买位,希望带家里人去江淮看美景。
最后一个位置竞拍,居然高达五十两一位,还分特等席和普通席,特等席则是一百两一位,就这样还供应不求。
第二天的时候,商人们带着各自的家眷,总共三百多人上了两林的轨道车,在晚上的时候住下预定的客栈,享受了当地的游街会,然后玩了三天后,在第五天又准时回家了。
这让不少后院家妇感到稀奇,以前她们来江淮游玩来回都得十天,再游玩三四天,一天下来起码要十五天时间。七成时间都留在路上了,没想到这轨道车居然能将十五天缩了十天的时间。
当下这些后院家妇回到自己的老家,引领了一波轨道车风潮了。两林地区的百姓们都为自己修的路引以为豪,甚至该铁轨还设有民车,只载民众,只不过民车毕竟普通,一次只能走二百人,一天只能走三趟,所以每次民车只能靠摇号才能抢到车票。
而有人抢到车票就会高价售卖,逐渐地黄牛又诞生了。
当地官府听说此事,县令立即出来打压,并且命令轨道车部门根据时间安排百姓坐车去江淮。
于是这三条轨道一天通三车,天天通车,一度成为了两林去江淮最繁忙的道路。
而体验了轨车的百姓们逢人就炫耀自己做过大燕快驹,就引起更多淘金热式的去排队,甚至还小伙子因为抢到车票得到了青梅竹马的父母的婚事。解决了自己的终身大事。所以两林快驹越传越神乎,两林地区的名声也从悍匪黑势力难听的乡下蛮子,变成了拥有快驹的景地。
甚至现在的两林地区由于通车次数多了,逐渐有了成为第二个镇口城,或者南镜的传言。
与此同时在尚京的赵思齐和常子龙听说此事后,他们都很想回去坐一坐工部发明的新快车过过瘾。
卯丁听说大燕现在出现一种叫快驹的工具,他不禁好奇问了常子龙。
常子龙和赵思齐将快驹说的十分玄乎,让卯丁也特别感兴趣。
直到尚京授降的天子书发下来了。
大燕天子接受以卯丁为代表的舆人派,并且命卯丁择日带家眷入燕国京城住下。
得到大燕天子邀请的卯丁,他十分错愕,他可是听说大燕现在已经废了丞相之位,怎么大燕天子还对自己这个敌国丞相感兴趣?
随后,卯丁被大燕天子招进内阁,然后再命令卯丁旗下的舆军解甲归田,留在当地进行铺设大燕快驹的轨道。
常子龙和赵思齐听说此事后,他们纷纷震惊了。
陛下怎么要在舆国也修路?现在尚京是被他们攻占了,但这个地方还不完全是他们的地盘,舆军有可能随时打回来。
然后,当常子龙听说修路的人都是舆国这些青壮年,他和赵思齐思考一番后觉得此招甚妙,既控制了舆人青壮年的反抗的风险,又可以以大燕建设基地带动民生的美名安抚他们。让他们归燕。
随即常子龙和赵思齐就将俘虏都投入修路当中,舆国俘虏们见自己从拿武器变成了拿锄头,起初还有些不满,后来等大燕天子又下令允许尚京的商人可以入燕地做生意。
甚至如果想做生意的人,可以受审批然后进两林地区做生意。
舆人间比较穷的小商人得到审批后,他们纷纷去了两林地区收获了不少土豆,鸡鸭猪,大棚菜,通通都运回了尚京。
尚京的百姓听说燕地那边食物充足,价钱也不高,而且要是给燕人修路还能得到二餐和工钱。
不少舆人纷纷蠢蠢欲动起来。
最后还是容铮亲自将国券所的收获,当成一笔资金投入舆国招纳修路工,再命令国内的前舆商去帮助尚京建设。
这批前舆商不得不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燕京的舆人发现跟自己人打交道,自然就少了不少防备和敌视。
再之后他们不少人通过舆商知道燕国的政策,那就是行商交税后可以获得燕国户口,尤其是白枫镇的户口,那里现在经过二年的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不输于镇口城的商城了。
而且那个地方不会歧视打压舆人和卫国的胡人,因为那个地方是燕舆卫混合的地方,比较开放。
很快,很多商人抱着尚京已经是亡都,燕军又驻扎,卯丁丞相又不知道能不能镇压住燕军的想法,开始朝燕地内迁。
尚京的商人们瞬间引起了搬燕潮,大批大批地迁入燕地。
容铮也命令各地官府凡是迁入遵纪守法的商人都要给与保护,当地官府为了今年的绩效,纷纷拉拢舆商。
舆商们为了提早融入燕地,他们纷纷招工,设厂,做舆地的中转站专门拖物资卖到北边省府的舆民。
舆民听说舆商在燕地混的很好,为了一口吃的,他们也纷纷走进大燕想谋取生存。
只不过,很多舆民都会因为容铮一个政策留在当地,那就是修路,包两餐,还发工钱,请夫子免费教三年学。
这三点直接留住了不少舆民在自己老家发展建设。
常子龙和赵思齐也没有闲着,开始对舆国的国库下手,卯丁也一脸为难地打开舆国的国库,结果发现国库空的只剩下一些边角料了。
唯一值钱的大概是书籍和一些...淘汰下来的旧火炮,钱财也只剩下几十万两了。
常子龙当场就黑了脸说:“真穷酸。”
卯丁惭愧道:“国主将剩下的钱财都拿去打造新式火器和大炮,眼下只剩下这些了。如果军爷们觉得不够的话,老夫府里还有值钱的东西可以充当。”
赵思齐就无语了,他哪里敢要老丞相的东西。
于是,他带人在舆国后宫搜东西,搜出了一些东西可以典当了,同时也搜出一批后宫女人,这些女人惊恐地看着他们这些男人,还有的性子烈,以死威逼。
常子龙顿时尴尬了,最后他让一个宫女统计有多少人,宫女数了一圈总共一千三百个女眷,全都是女婴女童妇人,连个男人都没有。
赵思齐则是皱眉了,他当场讽刺道:“大舆的国主和逃掉的那批官人,全特么都不是男人。竟将自己的家眷丢在此处,自生自灭。”
后来他才知道这些都是妾室,后妃,至于逃跑去水京的女眷都是正妻和受宠的人。
这批是不受宠的,唯一还算入眼的大概是男丁,哪怕不喜欢也会因为是男丁被带走保命。
常子龙为此还鄙夷道:“舆人还真是有爹生无娘养的。”
“敢情他们都不需要女人,有个爹生就行了。”“要是我娘受到这种待遇,我非杀了这帮不可。”
赵思齐也没有反驳,这一路上他见太多舆人用女童保命,再之后才是男童,然后才是他们自己。
可以说是将人性丑恶的一面发挥的淋漓尽致了。
随即赵思齐让这些人继续留在宫内,宫女们太监们继续伺候这些后眷,他也从燕军的物资抽出一批供养他们。
之后上报给陛下。
容铮得知此事,她认为不能不管,于是她派了绣司置办纺纱车的女官过去,让这些后宫女眷有自食其力的生计,如果她们当中可以育才,她不介意让一批人在舆地有个一官半职,替她在舆地发展自己的政策。
容铮的决定彻底改变了这群女眷女童的命运,让她们走上了崭新的人生,而容铮善待后宫女眷的善举,也在尚京引起了一片争论。
所有的尚京舆人都在关注后宫的事情,毕竟那象征着大舆皇室后院,后院要是出事了,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与舆人一个打击。所以尚京的舆人在听说大燕女帝怜悯后宫被抛弃的女眷,甚至安排她们一个生计,赐予她们大批的纺纱车。
要知道那些纺纱车在燕地都是十分稀有,燕人对纺纱车的垄断也特别激烈,更别说他们舆人能得到纺纱车了。
现在后宫女眷得到了,那对他们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
很快舆人通过太监想买纺纱车,结果被燕军拦住了。这些舆人没占到便宜,继而要送女儿进宫,女儿进宫后,舆人们本以为能得到什么好处,结果女儿们进宫后就没消息了。
而舆宫内却多了一群女童女孩们的一个清静之地,暂时不被外人滋扰。那些在舆人看来珍贵的纺纱车,倒成为了她们日常要学的课程之一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