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会爆炸的,有些也会化身为哑弹,等着哪天不小心有人碰触到了再说。
尽管这些炮弹有许多在战争当中,因为不断落下的弹雨带来的爆炸及振动给跟着被引爆,但是也有那么一些却是一直都躲藏着。直到某个非常倒霉的人碰上他们为止,眼下便是如此…
在战争结束后,大量的平民按耐不住返乡的情绪,开始通过各种途径返回丹东。对此国社政府也不好阻拦。反正战争基本上也已经快要成为定局,似乎也没有必要在继续防范,即便是在难民里面混入了两个日本间谍。基本上也都是些无关痛痒的事情。
因此对于百姓的返乡行为,非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干脆予以一定的帮助——————反正当时驻扎在丹东的部队有很多,闲着也是闲着,到不如出来帮帮老百姓。
自然,这要是在前清或者是在临时政府时期是难以想象的,但是自从国社政府成立之后,便一直在强调着‘军民鱼水情’和‘人民子弟兵’这么两种概念。
尽管区区几年的时间,似乎还改变不了一些前清或是临时政府时期的一些兵痞作风。但是许多新加入国防军的新兵们却已然接受了这种理念。并且在过去的一系列自然灾害当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事实上每次发生灾难的时候。第一个跑出来的都是国防军,对于许多的国人来说。出了事情等国防军过来帮忙,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自然的事情。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就连国防军自己对此都并不怎么抵触——————在国外,让军队跑去执行救灾一类的任务,是比较难以想象的。
谁想到,在帮忙的过程当中,却有几个比较冒失的百姓因为碰触到了一些哑弹,造成了爆炸,结果…
死伤暂且不提,危险到是已经确定了。自那以后,负责重建工作的部队及工人便开始小心翼翼了起来。甚至就连那些开动挖掘机一类机械车辆的,也都在自己的车辆上面加上了一些钢板一类的东西。这样以来,如果碰触到的哑弹仅仅只是一些较小口径的炮弹,那么至少他们还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危险。
当然,如此一来重建的进度也被拖慢了很多,尤其是返回故乡的那些百姓们,更是只能暂时先居住在被国防军确认为是安全的区域内。幸好对此那些百姓也都很理解,而且国防军临时搭建的简易房里,居住起来也不是特别的困难——————当然,也有一些不怎么理解的,不过驻扎在附近的宪兵,自然会想办法让他们理解的。
非常时期,非常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