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民国时期的浙江,多灾多难,因为几次大型的瘟疫,造成了人口停滞不前,但是两千多万的人口基数,也不是东三省内的省份无法比拟的。
而人口决定了民国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模式的税收收入,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人口密度越低,征税的难度和成本越大。张作霖肯定没有这方面的财政知识,他只是站在东三省的地图前,眼珠子泛白,瞅着地图上大半的地区都不值当征税……尼玛,这还让他这个大帅怎么混?
总不至于在不毛之地瞎混一气吧?
打从清朝开始,东三省就是发配充军的理想之地,不要问为什么?
发配宁古塔可怕不可怕?
和老虎、熊瞎子做邻居开心不开心?
要是手里头连一把听响的火器都没有,拿着弓箭,还觉得森林里到处是宝藏吗?
……
这不过是从侧面证明,东三省虽然土地肥沃,可是人口一方面确实和中原差距太大,更不要说民国人口密集的两江地区,两湖地区和四川平原了。奉军最为尴尬的是,旅为番号的部队,驻扎的县城人口竟然比军营里的人都少。
比如说汤玉麟驻扎的海伦,人口也不过万余,可是他掌握的军队就有数万人马。
这在奉军中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奉军不扩张,手下的将领的安置就是一个大问题。所以,张作霖对日本政府一而再再而三的挑唆,表现出一种看似浓厚的兴趣。属于就坡下驴的套路,双方都有这方面的要求。用一句通俗的话来形容就是,干柴遇到了烈火,老光棍勾搭上了小寡妇。张作霖也觉得,如果将华北纳入奉军的范畴,似乎奉军内部大的矛盾都能解决了。
可以说,郭松龄在前线的所做作为,都没有逃过张作霖的眼睛。
擅自收拢少帅卫队,这不是什么大过错,其实从少帅留下那把配枪开始,就已经注定这个结局。郭松龄并非是那种顽固不化的人,对形势的判断也非常清晰。唯独的缺陷就是受不得激,浑身是刺,性格孤傲,撒起癔症来谁的面子也不会给……
当然这种缺点在大人物,尤其是统帅一方的东北王张作霖的眼里,这根本就不算是错。
……反而是巨大的优点。当大帅的就怕手下的将领抱成团。
没错,不仅张作霖这么看,甚至少帅的便宜老师徐世昌也是如此,但是这位对郭松龄的用法上和张作霖有分歧,认为需要压一压,将其锋芒至少磨砺一下,才是张家父子的一把宝刀。可惜,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