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字林西报》在民国的影响力有限,总社在燕京城的《京报》的报道,从一开始就整篇幅的用近乎苛刻的标准,去衡量在宁波城发生的选举。
‘颠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习俗,农村很快因为女人的地位提高,而失去了原来的平静。关系到国民生计的粮食问题,将困扰整个国家。当然,也有可能是反对者站起来,举起而攻之。很快这个新成立的地方政府,将因为自己的愚蠢决定,而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在北方,《京报》的重要性,已经毋庸多疑,盘踞燕京,拥有整个舆论梦寐以求的制高点,很快不少报纸都开始争相转载《京报》的这篇新闻,甚至给地报纸中。不少督军府的幕僚也站出来,反对宁波的这种做法。
如果说,对于民国来说,军阀割据不过是从大桌子吃饭。变成了小饭桌吃饭。不管如何,大家还都有饭吃。
要是官员都是民主选举出来的,那么谁还给实权人物卖命?
这种行为,等于是要把给地督军吃饭的桌子都掀掉,能不让人着急吗?
反倒是《大公报》的新闻,更贴近于真实情况,但对于社会主流来说,一个政府因为对治下百姓反对的无所适从,让百姓内部掐起来。说好听点是引入竞争,说难听点。那就是制造社会矛盾。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三份报纸上,都对宁波政府的行为产生了诱导。
看了《京报》的读者,义愤填膺,就差在街上找人干一架。来消解胸口的烦闷。
《字林西报》的影响力虽然只是在民国的洋人,但是当英国人,法国人欣喜的认为,宁波对他们已经不设防了的时候。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只要这些洋人发现,宁波根本就不像是报纸上说的那样,势必会失望。需要宣泄。到时候,找上领事馆出面,是最好不过的办法了。
这让聚集在一起的宁波商团,哦,现在应该说是宁波市政府的几个主事者感觉很棘手。
可事情已经发生了,总要寻找解决的办法。而不是坐在一起,低着脑袋抽烟了事。
见没有开口,王鸿荣不得不开口道歉:“诸位……犬子好大喜功……”
朱葆三摆手打断道:“贤弟大可不必如此,商团想要有一块地盘,从商人转变成为官员。当初我们想到的困难可要比现在艰难的多。”实际上,朱葆三在最初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困难,并不是舆论的声讨,而是战争。
相比战争来说,报纸上不痛不痒的报道,对他来说,确实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