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他付出的代价已经让他心痛不已,要是付出更大的伤亡,他是无法接受的。因为他深知,越是装备差的军队,训练就越需要更长的周期。大刀难道比机枪还要难训练?结果恰恰是肯定的。
如果是一个外行,还会觉得纳闷,这不是扯吗?
可实际上确实如此,装备差。就表示士兵在弹药不足的情况下,白刃战的可能就会增加。这方面民国的军队感触不深,像杨荫人这样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过的军官就明白。白刃战可不是容易训练的,日军的刺刀训练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最后的结果在战场上还会掉链子。原因很简单,没有见血的刺刀训练,都是没用的。
可是投入实战,这种最残酷,最原始的作战方式,会让士兵在第一时间都会想到逃离。
伤亡一大,整个防线就会崩溃。
而拥有大量机枪。远程火力的军队,对于战场的适应性要好的多。因为战争在百米外开始。面对死亡的那种绝望是很难体会到的。
半夜了,杨荫人肩膀上披着披风。在部下眼中还是那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可杨荫人的心中已经渐渐的冷却了,面对迟迟没有抵达战场的援军,第二师的官兵能否适应浙军的作战方式?
都是一个未知数。
就像是走在岔路口,一条是通向天堂的坦途,一条是步入地狱的深渊,连杨荫人在这一刻的信心都因为长久以来的失利而困惑不已。获胜的希望太过渺茫,可一旦第十二师的精锐在此战之中损失殆尽,吴佩孚却是不会给他太多的补充机会的。
从陆士回国之后,杨荫人就感觉到练兵难。
而这种困难在前线尤为突出,江西不仅要防御长江防线,还要面对可能随时随地入赣的南方粤军。这时候去用新兵抵挡防线,无异于以卵击石。
“温应星的命真好!”
连作为敌对的将领,杨荫人都羡慕起来温应星的际遇。这位美国西点毕业的高材生,一度被排挤在军界之外,竟然在学校里教英文,或者是在铁路局当工程师,怎么看都和叱咤风云的名将距离太远。谁知道,就这么一个被遗忘的家伙,投入浙江之后,竟然一战成名。这样的好运气,杨荫人不嫉妒可不行。
尤其是,浙军强大的火力,全美械装备,虽说重炮在民国是奢望,但浙军的炮兵在民国的战场上绝对是一等一的强悍。
配备到班的轻机枪,第十二师也缴获了一挺,就是子弹太少,杨荫人还试过这种火力强大的班用机枪。结果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