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截至7月24日,66家上市公司实控人发生变化。其中,有13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从个人或无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地方国资,去年全年同样情况收购行为仅10家。
从被收购对象来看,大多是中小市值公司,且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或具有较高成长潜力的领域,但在当前面临一定的经营困难或财务压力。
在市场人士看来,地方国资出手收购上市公司,既有政策支持,也有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条件所驱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程凤朝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收购技术或市场前景良好的上市公司,国资可以推动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也可以更好调控地方经济,促进当地经济稳定增长。另外,国家也鼓励国有企业通过并购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竞争力,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国有企业的战略调整。
8家公司被异地国资收购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上述13家公司的国资实控人主要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获得公司股权,也有定增、司法拍卖等形式。
对于引入国资,多家上市公司公告称,有助于优化公司管理结构,全面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今年6月份,中天精装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其持有的控股股东股份转让东阳城同企业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东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中天精装称,此次变更为公司引入了具备国有背景及产业背景的控股股东,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公司现有主营业务的竞争实力,同时对公司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新业务新产业的培育和尝试提供支持与赋能,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有利于上市公司长远发展以及战略目标的实现。
从国资属地来看,湖北国资获得4家民企上市公司控制权,数量最多,河北、广东、河南、浙江国资分别获得2家民企上市公司控制权,山东获得1家上市公司控制权。13家上市公司中,有5家被当地国资收购,8家被异地国资收购。
对于地方国资而言,中央财经大学资本市场监管与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晓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地方国资频频出手收购上市公司,出于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需求等,有助于推动本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另外,地方国资通过收购陷入困境的上市公司,可以防止其破产倒闭带来的负面影响,维护地方经济稳定和社会就业。国资通过资本市场运作,将优质资产注入